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官网)
又是一年毕业季。每当这个时候总忍不住感叹几句时光飞逝,眨眼间我们都毕业好多年。
想起母校,时光总会温柔地带我们回到从前:记忆里有永远写不完的作业、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的课间、和三五知己逛的小吃街……
石家庄第十五中学、第四十中学是几代庄里人的母校,那里承载了众多石家庄人的年少记忆和追梦憧憬,今年6月,两所学校再次因为十五中旧校址的更迭引发众人的关注和感慨。
6月6日,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新校区改建项目隆重开工,四十中新校区正位于十五中旧址,槐北路120号。
2018年,十五中整体搬迁至位于长安区高营镇南高营村南的新校区。四年过去了,备受关注的十五中旧址何去何从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四十中新校区将在这里续谱青春之歌,石家庄两所重点学校在这片地方无缝接力。
槐北路120号,这里将继续上演无数用奋斗书写美好青春的故事。
再见,老十五中
如果你是十五中人,一定听过这句:欢迎报考十五中,剪掉长发再相逢……
如果你是十五中人,一定记得这幕:腰间携带重沙袋,只为感受母亲怀胎十月的艰辛……
在槐北路120号,曾经有无数十五中人将青春最美好的回忆留在了这里。
建校70多年,
与石家庄一同成长的学校
说起十五中,绝对算是石家庄最低调又有实力的中学之一。十五中的低调首先得从她的历史说起,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一所很有历史的老牌中学,是石家庄成立最早的三所中学之一。
1947年11月,华北重镇石门市(石家庄市)解放了, *** 于1948年春开始筹建河北石家庄师范学校,当时校址设在原私立石门中学旧址。
建校初期的学校
1949年夏,河北省工业学校拟占用师范校址,师范学校遂于暑假迁往桥西区自强路西头,附近师范街因此而得名。
1954年秋,师范学校迁至长安区范西路,学生增至900人,教职员工近百人,在此期间,涌现出不少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学校声誉空前提高。
1959年,学校迁至槐北路120号,1968年,师范学校更名为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2018年9月,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80年代初的校门
当时的操场
80年代末的校门
如今的校门
新校区
十五中的历史不仅是一部校史,还是石家庄解放后的教育史,她承载着石家庄教育的起步与发展。
那些年,
在槐北路洒下的青春
2018年9月1日,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告别了槐北路上的老校区,开启了十五中办学的新时代。而比起新校区,很多人最熟悉的还是槐北路120号。
青园街向左转,一眼就看到再熟悉不过的路牌。
教学楼外微微生锈的栅栏。
十五中的车棚是每个骑自行车的学生进学校的必经之地。一天中除了最热闹的上学和下学,其他时间它都会显得特别安静。放学时候这里是最热闹的,开锁的声音、推车子的声音、聊天的声音……
操场上的小亭子,陪伴大家走过了高中三年。依稀记得一到下课的时候,这里就围了一圈的人。
上午的大课间跑操,从教学楼走到操场的那段路总觉得好漫长,但是就这样坚持了三年。
下午的大课间就不一样了,每天最盼着的就是这个时候。女同学喜欢到操场上散步聊天,嘴馋的会跑去食堂买零食消磨时间。男同学更爱泡在篮球场挥洒汗水,直到班干部喊着:快点,马上上课了!这才恋恋不舍地往教室走。
“今天的化学课到实验室上!”每次听到这个消息就开心到飞起,一到化学实验课整个人就精神了!
这里有号称石家庄所有学校里档次最高的体育馆。
直到现在最念念不忘的是学校食堂鸭肉饼的味道,简直就是食堂界的一股清流,横扫一片饥饿!
除了这个超级大网红,毕业后常常会怀念槐北路上的小店。那些以前常去吃的煎饼、肉夹馍、白家烧饼、骨汤面……
太多的记忆留在了那个在槐北路120号的十五中。
这里是新十五中
从建华大街拐进南高营村,再进入东垣东路,在高楼的重重包围之中,才终于看到新十五中的大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初见新十五中的欣喜。
送给孩子们的“开学礼”
从2012年开始建设,历时6年的时间,在2018年开学之际,崭新的校区为孩子们带来一个梦想中的校园,这是新十五中送给孩子们的“开学礼”。
绿荫、小桥、流水,红白相间的教学楼,伴着朗朗的读书声,新校区的一切,都充满了青春的味道。
这里不仅风景如画,学校的硬件设施也上了一个高地,教学楼、科教楼、办公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和网络中心、各功能教室一应俱全。
孔子的雕像,未来将见证一代代的学生进出校园,是十五中新校区醒目的标志。
学习累了就和同学们在学校的池塘边坐下来聊聊天,谈谈未来,谈谈理想。
春天的樱花树、夏天的芦苇、秋天的银杏、冬天的白雪皑皑,这座崭新的校园正在陪伴着许多懵懂少年长大……
在“新家”种下一棵小树苗
校园能带给我们什么?
“知识”,这估计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
再认真思索一下,我们会说其实远不止“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能力培养,是性格养成,是个体成长……
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这也是我们一直希望看到的教育的模样。
在新十五中,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这里的场地大了,硬件完善了,学生的社团活动也多了起来。
我们还发现所有的学生全部改为寄宿后,在老师们的悉心帮助下,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了,同学们之间也更加团结了……
在十五中的校园里,有一排小树苗昂然挺立。
这是2018年刚搬入新校区的那届高三学生种下的,他们既是十五中告别老校区的亲历者,也是新校区开始的见证者。如今,他们都已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为梦想继续努力奋斗。
微风吹过,小树苗在风中尽情摇摆,终有一天他们都将长成参天大树。
遇见,四十中!
裕华区建设大街69号,这是石家庄第四十中学。这所拥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学校,在时间的流淌中不断闪耀新的光彩。
四十载历久弥新
1974年建校,首次招生初、高中各4个班。
1984年7月石家庄市职业卫生学校成立,高中停止招生,开办护士、医士中专班,初中保留。
1987年高中恢复招生2个班,卫校招生2个班,形成初中、高中和职业中专并存发展的局面。
1993年停办高中,2000年中专停止招生。
1998年7月,经市 *** 批准创建了办学体制改革实验校——石家庄市求实中学,首届招生2个班。
2003年4月,与中国人民 *** 3302工厂正式签定联合办学协议,求实中学拥有了独立校园。
2012年7月,与方北集团联合办校,成立裕华求实中学。
2015年裕华区 *** 批准成立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教育集团,包括:四十中和裕华求实中学。
……
一路走来,一路改革创新。 这或许正是这所学校的魅力所在。
那年,那景,那人
四十中不大,记忆里青春的脚步留在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夏末秋初的校园,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学校大门,更显得充满朝气。
柿子树下同学们的欢声笑语,犹在耳旁。
1月的迎新长跑,3月的运动会,5月的戏曲合唱节、红樱桃奖,10月的国庆文艺汇演,11月的金柿子奖……任何活动都很开心。
跑操的少年,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课间听着校园广播放着自己点的歌,一整天心里都美滋滋。
很喜欢走在校园里,满眼的绿色和各色花的香气,让人觉得赏心悦目。那时候,总会和小伙伴一起讨论题目,聊着未来。
一批老学生毕业了,又有一批新学生到来。
记忆里母校的模样不断发生变化,“水泥”操场变成了塑胶跑道,一块黑板变成多媒体教室、报告厅,又建起了机器人室、3D打印室……
时代在变,校园在变。四十中正是众多中学校园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 *** ”
而对于每个四十中人来说,她又是独一无二的。
1989年成立“盲人楼”志愿服务小分队;
1991年开始组织合唱节活动,2007年改为戏曲合唱节;
1993年,“我当一天家”道德实践活动开始在全校 *** ;
1994年开展徒步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活动;
2007年利用校园种植的樱桃树、柿子树、杏树等专门设立“红樱桃”奖、“金柿子”奖、“杏高采烈”奖,用来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师生”;
……
这些活动都延续至今,成为一届又一届四十中人难忘的经历。
步步是风景,处处皆育人。
走进这里,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身心瞬间也轻松愉悦起来。
“我们自己的孩子想上什么样的学校,我们就要把四十中办成什么样的学校。” 这是在教室走廊墙壁上贴的一张标语。
6个班级集体历时两年创作小说并出版、多位同学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校园男子足球队获得河北省中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亚军……也许这些正是对这句朴实标语最充分的注解。
“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 *** ”,时代在变,她的教育初心使命不变。
你好,新四十中!2022年6月6日,对于四十中人来说,这是难忘的一天。
从申请将十五中旧址划归裕华区,交由四十中办学,到6日正式开工,经历了近4年的时间,终于在槐北路120号,四十中人将拥有自己的新校区。
四十中新校区效果图
为什么要在十五中旧址建新校区?
“在主城区保留这块宝贵的教育用地,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四十中的优质教育,为石家庄更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是四十中新校区建设的初衷。
又打算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校区?
“新校区将按照‘校园即是课程馆’的理念去设计和建造,建筑本身就能够满足学生未来多元化发展的需求。”这是四十中新校区建设的理念。
2023年8月完工,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一子落定,满盘皆活。
据介绍,新校区预计2023年8月完工,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后总建筑面积达65000余平米,可招收42个教学班2100名学生,可满足周围居民适龄青少年的入学需求。
四十中新校区效果图
另外新校区将高标准配置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生态馆等现代化场馆,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四十中新校区效果图
在槐北路120号,故事将继续。
我们满怀期待。
四十中新校区效果图
学校搬到新地方建了新校区,这是经常有的事情,对于早毕业的我们来说这算不上新闻。但是“搬”,是为了建设得更好,对于正在或者将要来这里上学的孩子来说,却是重要之事。
我们怀念曾经自己上学的那个“十五中”“四十中”,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无论是教学环境、师资水平还是教育的方式、理念,这些“新十五中”“新四十中”都在变得更好,“搬”的背后,是这些学校在教育“赛道”上奋勇前行的步伐。
记忆里的母校不在了,那就举起青春回忆酿的甜,与“新”母校干杯。
教育可期,未来可待。
编辑 | 杨海慧
策划 | 房淑婧 苏浩军
-资料来源-
新华社、央广网、石家庄本地通
石家庄十五中、石家庄四十中、《教育总动员》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