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朝野佥载》说,唐代 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汤盎”。唐代《云仙杂记》引《承平旧纂》:“黑面郎,谓猪也。”《 史记集解》引邓展曰:“东海人名猪曰豨。”所以汉初陈豨、汉末昌豨都名“豨”。
游农经济的时代,猪的饲养成本比定居农业时代饲养成本高,其价值也就更大。商代的猪被人认为是贵重、吉祥的礼物。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居住地的稳定(游农经济渐渐被定居农业经济取代)和猪的驯化,很多和猪有关的字产生出来,比如“家”(房子底下有猪。豕,意思就是猪)、“ 圂”(意思是厕所,即厕所通猪圈。)另外,我们常说的“ 腥”、“ 臊”二字也和猪有关。《 周礼· 天官冢宰》上说:腥、臊不能食。《 说文》上解释说,所谓“腥”,并不是肉闻上去的味道,而是肉中的星星”,指猪肉中有像米粒的星星点点的肉息(长有寄生虫猪肉绦虫的“米星猪”,或称“ 痘猪肉”);所谓“臊”,是猪身上油脂发臭。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