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波知识百科

北京工业大学简介及详细资料

频道:生活经验 日期: 浏览: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太原热线www.0351net.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历史沿革

1960年,北京工业大学创建,初设机械、电机、无线电、化工、数理5个系。

北京工业大学

1961年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转入北工大后,增设土建系。

1972年,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并入北工大,在北京宣武区牛街南横西街该校校址设北工大预科,后改称新生部。新生部于1986年撤销。

1978年至1989年,学校调整系的设定,设机械工程学系、工业自动化系、无线电系、土木工程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系、套用物理系、计算机科学系、套用数学系、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热能工程学系、管理工程学系、建筑学系。

1990年,原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并入北工大,该院6个系和北工大管理工程学系合并调整为管理工程学系、对外经济贸易系、套用经济系,至此全校共设14个系。

1993年北京计算机学院并入北工大,成立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北京西三环北路原校址办学,1998年迁入校本部与北工大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计算中心合并组建计算机学院。

1992年成立成人教育学院。

1993年北工大尝试教育改革成立实验学院

2000年起实验学院由学校与民营企业合作办学。

2000年,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水利电力函授学院并入北工大,成立北京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分部,均为学校的异地办学机构;2003年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

2004年7月实验学院终止与民营企业合作办学的协定,从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迁至北京市朝阳区管庄校区,与北京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调整合并为学校全资直属二级学院性质的实验学院。

2004年继续教育学院与工大分部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整合后工大分部办学主体为继续教育学院(称为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西区)。

2005年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并入北京工业大学。

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止2017年12月,学校有18个本科教学单位,在64个本科专业招生;另设有独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院系 专业 院系 专业 实验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与工程、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法学

机械工程与套用电子

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班、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水务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套用化学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汽车工程和制冷空调及其自动控制专业) 套用数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套用物理学(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和统计学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

国家示范性软体学院

(软体学院)

软体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学、城市规划、工业设计 经济与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软体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外贸)、金融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行销、会计学、法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工作、广告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化(只招收留学生) 外国语学院 英语(商务方向)、英语(翻译方向)、日语(商务方向)、朝鲜语、外贸英语、外贸日语 艺术设计学院 动画、艺术设计 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 软体工程(Sofare Engineering)、物联网工程(The Inter of Things)和金融学(Finance)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技哲学学 继续教育学院 **  樊恭烋学院  **  **  ** 

师资力量

北京工业大学

截止到2017年年底,在职教职工总数2965人,其中专任教师1737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全职双聘院士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画”(简称“千人计画”)入选者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画(简称“万人计画”) 入选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1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在校学生24500余人,其中研究生75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140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20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

名称

名单1

名单2

名单3

名单4

名单5

名单6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左铁镛

张毅刚

侯义斌

      两院院士 左铁镛 李京文 张杰 曾 毅 沈昌祥 刘加平 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 序号 团队名称 团队负责人 所属单位 获奖年份 1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团队 彭永臻 环能学院 2007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团队 左铁镛 材料学院 2008 3 基础力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团队 隋允康 机电学院 2008 4 计算机软体基础课教学团队 蒋宗礼 计算机学院 2009 5 机械工程教学团队 赵京 机电学院 2009 6 嵌入式系统课程群教学团队 侯义斌 软体学院 2010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止2018年,​​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3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国家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所属学院 评审年度 1 材料力学 隋允康 机电学院 2005 2 机械设计 王大康 机电学院 2005 3 机率论与数理统计 王松桂 数理学院 2005 4 水质工程学 彭永臻 环能学院 2005 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 左铁镛 材料学院 2006 6 编译原理 蒋宗礼 计算机学院 2007 7 环境保护概论 王淑莹 环能学院 2007 8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 王金淑 材料学院 2009 9 大学英语 刘宇慧 外语学院 2010 10 建筑抗震设计 薛素铎 建工学院 2010 11 交通工程导论 杨孝宽 建工学院 2010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负责人 所属学院 评审年度 1 信息安全 沈昌祥 计算机学院 2007 2 软体工程(嵌入式软体与系统方向) 侯义斌 软体学院 2007 3 软体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蔡建平 软体学院 2007 4 电子科学与技术 吴武臣 电控学院 2007 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李晓阳 机电学院 2007 6 材料科学与工程 王金淑 材料学院 2008 7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赵耀华 建工学院 2009 8 建筑学 陈喆 建规学院 2010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序号 实验中心名称 负责人 所属学院 评审年度 1 工程力学实验中心 隋允康 机电学院 2006 2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杜修力 建工学院 2009

对外交流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北京中加工商专修学院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北京工业大学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理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北京工业大学与澳大利亚James Cook合作举办大学信息技术学士学位项目 北京工业大学与美国管理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课程班项目

学科建设

据官网2018年5月的资料显示,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拥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工程硕士、工商管理、建筑学、城市规划、套用统计、社会工作、教育、艺术、工共管理、金融、法律11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

博士后流动站

数学

物理学

光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力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统计学  软体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 套用经济学 数学 物理学 统计学 力学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子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软体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 套用经济学  社会学 教育学 外国语言文学  数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统计学 力学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筑学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城乡规划学 软体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设计学 科学技术哲学 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类别 学科名称

国家重点学科(3个)

光学工程(一级)

材料学

结构工程

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

资源、环境及循环经济

纳米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机械工程

土木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育)

交通运输工程(培育)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热能工程

环境工程

凝聚态物理

计算机套用技术

光学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2个)

仪器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16个)

工程力学

机械电子工程

电路与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

市政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机率论与数理统计

套用数学

计算机软体与理论

国际贸易学

数量经济学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社会学

高等教育学

学术研究

科研组织

科研机构

截止2018年,学校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111计画”引智基地2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其他科研基地4个。2015年“北京未来网路科技高精尖创新中心”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画”;2017年“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科群”(核心学科包括土木、环境、交通工程)入选教育部一流建设学科。

科研机构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 精密超精密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 国家产学研雷射技术中心 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 教育部数字社区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汽车结构部件先进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 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 光电子技术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城市与重大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机械工业联合会所属实验室(3个) 机械工业印刷装备数位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业重型工具机数位化设计与测试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业精密测控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16个) 先进制造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多媒体与智慧型软体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嵌入式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环境与病毒肿瘤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研究基地 北京市光电子技术实验室 北京雷射技术实验室 可信计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研究基地 北京信号与信息处理基础性研究实验室 北京市焊接设备研究与开发中心 北京市饮料及食品添加剂质量监督检验站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 北京市生态环境材料及其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与过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雷射套用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物联网软体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 环境友好新材料技术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雷射先进制造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学术团体 学术团体

学术团体(10个)

中国水泥协会新型干法水泥分会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

中国软体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

中国人工智慧学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型建筑与楼宇自动化专业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显象套用分会

中国力学会力学史和方法论分会

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环境材料分会

中国老教授学会理工专业委员会北京工业大学科技老教授协会

科研成果

北京工业大学承担了一大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画、“863”计画、科技支撑计画在内的国家和北京市重大、重点项目,据教育部统计口径,学校2010年到校科技经费62071万元,是“十五”末的2倍,年平均增长率约15%。

“十一五”期间,学校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奖励100多项,共申请国家专利2480项,获得专利授权1462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北京工业大学

截止2013年 ,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共100余万册,引进各种资料库资源40多种(含资料库60多个),包括Web of knowledge、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EI Village、ISI Proceedings 、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 、SPIE 、OCLC Firstsearch、Elsevier、Springer-Link、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资料库等大型的网路版资料库,引进中外文期刊一千六百多种,与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加入了OCLC、CALIS和BALIS等馆际网路。

学术刊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74年;其主要刊登光学工程与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土木工程与建筑、交通工程、环境与能源、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套用数学与物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是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外多家资料库收录。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创刊于2001年,曾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刊,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北京市优秀社科期刊和全国理工农医院校优秀社科学报,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资料库”及“万方数据——数位化期刊群”来源刊。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谢 辉 党委副书记 沈千帆 党委副书记 李四平 纪委书记 杨建新 校 长 柳贡慧 副校长 聂祚仁 副校长 吴斌 副校长 刘建萍 副校长 杜修力 副校长 乔俊飞

历任领导

姓名任职时间姓名任职时间 尹凤翔 1960.01 -- 1961.01 校长 李晨 1961.01 -- 1964.08 党委书记 李晨 1960.10 -- 1964.08 宋硕 1964.08 -- 1969.10 朱兆雪 1964.08 -- 1965.05 秦川 1973.10 -- 1978.01 徐伟 1980.05 -- 1983.06 张青季 1978.01 -- 1980.08 樊恭休 1983.06 -- 1986.10 徐伟 1980.08 -- 1985.01 王浒 1986.10 -- 1992.05 郭德远 1985.01 -- 1988.12 蔡少甫 1992.05 -- 1996.09 周宣诚 1988.12 -- 1996.10 左铁镛 1996.09 -- 2004.06 蔡少甫 1996.10 -- 1998.07 范伯元 2004.06 -- 2010.05.19 孙崇正 1998.07 -- 2007.09 郭广生 2010.05.19-2015年.01 王守法   2007.09 -- 2013.04  

校园文化

校徽

在外环形成徽章正圆,中心为原校标标志,英文全称呈环形围绕校标,校标下方是标准字型(毛体集字)校名,最下方“ 1960 ”代表建校时间。

校徽

校训

不息为体 日新为道

校歌

《明天》

北京工业大学

理想中的殿堂 谱写出青春的词典

彩虹般的向往 温暖著年轻的誓言

有你坚定的目光 风雨中让自己勇敢

被你插上了翅膀 骄傲地飞越蓝天

心的梦想无极限 新的奇蹟快要出现

从来没有什么能阻挡

生命中永远不熄的火焰

心的未来在召唤 新的世纪星光灿烂

从来没有什么能阻挡

用真心拥抱希望的明天 明天

不息为体 永不停止每一个坚定的信念

日新为道 永远探索让心中从没有终点

知名校友

姓名 任职 吴鹰 UT斯达康有限公司总裁。 祝维沙 裕兴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周志雄 软银(softbank)亚洲电信基础设施基金董事。 杨少锋 LT科技公司董事长。 刘小明 交通部交通运输司司长。 董路 《青年体育报》执行副总编,著名的足球记者以及评论员。 沈淑济 全国妇联副主席。 王龙斌 北京新豪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超 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副总裁兼《IT经理世界》杂志社总编辑。 张榕明 全国政协副主席。 陈彤 新浪网总编辑。 李嵩波 新浪网CTO。 宋杨 太和顾问公司创始人。 卢东明 Sybase软体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李菁 著名相声演员。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