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战国四将之一的李牧,人生有过怎样的传奇?
优质回答:
李牧,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的人生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一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二是抵御秦国;三是蒙冤受害。
一、大败匈奴
李牧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
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二、抵御秦国
1.肥之战
秦军大将桓齮率主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救援,然后围点打援,将其击歼于运动之中。李牧洞悉敌情,不为所动。当赵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时,他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秦军主力去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疏于戒备。李牧遂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接触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攻。经激烈战斗,大破秦军。李牧因此被封为武安君。
2.番吾之战
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攻赵,以一部兵力由邺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进迫,袭扰赵都邯郸,自率主力由上党出井陉,企图拊邯郸之背。将赵拦腰截断,进到番吾,因李牧率军抗击,邯郸之南有漳水及赵长城为依托,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遂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两军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受阻大败。李牧即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南路军知北路军已被击退后,即撤军退走。
三、蒙冤受害
秦国大将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遂禀告秦王,实行反间计,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君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无辜忠诚良将,只过了三个月,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 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其他网友回答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是赵国继廉颇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军事人才,他一生忙于对付西边的秦军,又要对付北方的匈奴,在国都和驻地之间奔走,他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国家,只是他如此忠心爱国,一腔热血本应该洒在疆场,却终结在了自己的国家,留下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千古遗憾。
李牧
李牧是四大名将里,综合评价很高的一位。李牧出生不详,嬴姓,李氏,名牧,他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曾经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为武安君。李牧本来只是戍守边防的一个普通的将领,在多次对匈奴的战争中,均打败了匈奴因而受到了赵王的赏识。李牧的一生对赵国主要有两个贡献,第一个是抵御北方的匈奴,另一个是多次击退秦军的进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国要是没有李牧,可能早就被匈奴或是秦国给灭掉了。李牧是起于行伍的职业军人,他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名将。李牧为人正直,一生为国为军为民,李牧攻必取,守必固,物阜民安,可见其治军能力。而且,他本人一直都避免和权贵有所接触,真正做到铮铮铁骨,一身正气。
抗击匈奴
他的前半生主要花在了怎样抵御匈奴的问题上,最开始他作为一名普通的将领,在军队里的名气不是特别大。自从他被赵悼襄王派去守边,他的名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可笑的是,并不是因为他的功绩,而是他本人因为”胆小“而闻名。其实,李牧在边防担任戍边将领,政绩不错,他任职的期间边防基本都没有问题,损失很小。但是又为何被人称为胆小鬼?因为,他下令不管是百姓还是士兵,一律不准捕杀匈奴,每次遇到匈奴百姓和士兵就玩命地往城里跑,久而久之大家都以为李牧怯战,因而被人称为胆小鬼。
李牧画像
其实,李牧的做法恰好保存了赵军的实力,而李牧深知,匈奴的南下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牲畜和人口,只要不让匈奴得逞,他们长途奔波而来,也不能将赵军怎样,加之匈奴本就不擅长攻坚。因此,以退为进,是对付匈奴最好的办法。从对付匈奴的策略看,我们知道李牧是个很有军事头脑的人,他极其富有远见。然而就因为避战被赵王撤回都城,一年不到边防驻地竟被匈奴掠夺殆尽,边关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因此,李牧再次出山,依旧采用原来的方法,最开始匈奴都笑话他,之后他们便笑不出来了。
经过几年的经营,李牧时机已到,他便打算给匈奴重重一击。李牧将大量的牛羊和士兵放出城外,当做诱饵,诱惑匈奴,一向谨慎的匈奴也只派出了小部队进行来打探下情况,结果与这
其他网友回答
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河北邢台市人。他与白起、廉颇、王翦齐名,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用兵如神,在军事上有着极其高超的水平,一生未尝败绩,一个人支撑着赵国防御的长城。最后却因敌国使出“反间计”,被赵王误杀。
一、“从天而降”的战神李牧
战神李牧是“从天而降的”,因为关于他的出身和从军之前的情况,史料中并没有详细记载。当他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已经是赵国派往边关防御匈奴的大将,被赵王安排长期驻扎在雁门关一带。
李牧在雁门拥有税收的权力,所得全部用来充作军费,他对士兵们非常好,每天都烹牛宰羊,犒劳将士,但是并不让他们主动出击去与匈奴人作战,反而是在雁门修固堡垒。只有当匈奴人打进关的时候,他和士兵们才会依靠堡垒进行还击。
时间一久,匈奴人就认为:李牧不过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孬种。连他身边的士兵,也暗中怀疑他的能力。赵王得到消息,曾经写信督促他积极作战,但是他依然故我。于是赵王就把他撤回,派了别人去守边。这一次,赵国改了策略,与匈奴人“硬刚”,结果屡战屡败。赵王只好低声下气,又将李牧请回去了。
回到边关之后,李牧终于在一次战役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那一次战役中,他精选了一千三百辆战车,和一万三千匹战马,再加上数万名不怕死的勇士。他先是安排人漫山遍野放羊,使敌人不能侦知军队出动的方向;最后用五千士兵,诱敌深入,歼灭了匈奴的主力部队。从此之后十年,匈奴不敢再犯边。
二、熟读兵法,屡败秦军
公元前233年,秦军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十万火急的时候,赵王把李牧从雁门调了回来保卫京都。李牧的大军一路南下,与邯郸的军队汇合后,在宜安与秦军对峙。李牧依然采取了按兵不动的策略。因为秦国攻打赵国,是万里奔袭。长途作战,后援吃紧。而赵军在自己的国土上,粮草无虞,可以和秦国打消耗战。
秦将桓齮沉不住气了,挥军进攻“肥下”这个地方。希望李牧领兵来救援,好把他一举拿下。李牧识破了他的计谋,不但不去救“肥下”,反而转向,进攻秦军防守薄弱的大营。秦国方面,以为李牧反正不会出战,早就放松了警惕,结果全部被俘,所有辎重都被抢走。
事后,李牧并不回兵宜安,他算准桓齮肯定会折回来救大营,就安排了一股人马正面迎接他,把主力部队分散到大营的两边。桓齮一回来,又中了李牧的“诱敌深入”计策,被包了饺子。在之后与秦国的“番吾之战”中,李牧因地制宜,合理策划了对秦国的“南防北伐”策略,在大破秦军的同时,还阻止了韩、魏的骚扰。
三、因“反间计”遇害
公元前229年,秦王派大将王翦领兵攻赵。王翦知道李牧的厉害,就上书奏请秦王使用“反间计”,除掉李牧。秦国重金收买了一个叫郭开的人,让他在赵国四处散布流言,诬指李牧与司马尚拥兵自重,暗中勾结秦人,将要谋反。
赵王疑心病重,听信了这些假话,就想把李牧免职。李牧当时正与秦军大将对阵,他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绝交出兵权。于是被赵王杀害。
结语
李牧是一位传奇的战神,他一生从无败绩,用兵出神入化,料敌机先,且熟悉军事地理,乃是赵国的“活长城”。但是,李牧的下场却很凄惨,最后因为一个小小的“反间计”枉死。最奇葩的是,这并不是赵国第一次中秦国的反间计了。因为早在“长平之战”中,赵王就中过一次秦国的“反间计”,结果临阵换将,害得40万大军被白起坑杀。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故事领域创作者,文字玩家文武公,很高兴同大家分享关于战国四名将之一的李牧的一生传奇的故事。
在《汉书》《后汉书》中,李牧算是一个常客,他的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姓嬴,李氏,名牧,赵国人,故乡在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他与白起、王翦、廉颇三人,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一生为国,却最终被本国国君所杀,不得不说他的一生是可悲可叹的一生。
赵国自廉颇之后,人才并未凋零,李牧一跃而起成为了又一位优秀的赵军统帅,他因为战绩突出而被赵王封为武安君。
他的戎马一生,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镇守北方边境时期,一是抵御秦国入侵时期。
赵国紧邻着北方朔地,因此一直都受到匈奴的威胁。虽然武灵王赵雍实行了胡服骑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等北方胡人部落,但是到了赵惠文王一代,短短几十年间,匈奴的力量再次发展壮大。再到了赵悼襄王时期,已呈现不可控之势,他便派李牧前往守边,李牧不辱众望,独当一面,坐镇雁门,很快便稳住了北方。
但因为李牧看似暴瘦的坚壁四野策略,让很多人都觉得李牧是个胆小鬼,谣言逐渐传到赵王耳中。听到这些流言,不辩是非的赵王很生气,严令让李牧下次再遇匈奴时,要正面迎击。结果为了边境稳固,在作战时,李牧还是采取了他自己的保守策略。这下惹得赵王大怒,愤而将李牧召撤回了邯郸。
赵王撤将很快就得到了报应,李牧不过是被撤回了都城才不到一年,北方边境频频受扰,损失惨重,北方人民常常受到匈奴侵犯,连正常的生产活动都不能得以进行,即使边境的士兵如何奋力反抗,结果都只是适得其反。赵王没有办法又找到了李牧,李牧称病闭门不见赵王,可见李牧还是个相当有原则的人。最终还是回到了北方驻地的李牧继续实施他的坚守政策,北方再一次稳定下来。
经过几年的韬光养晦,李牧觉得时机成熟了,他设计了一个大圈套,然后一击必杀让匈奴人败得很惨。李牧将大量的牛羊和士兵放出城外做诱饵,匈奴果然上当,他们没想到一直隐藏实力的李牧军队竟如此强悍,立时间被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战吓得匈奴十几年都不敢再侵犯赵国边境。
当时秦国统一六国最大的障碍就是赵国,具体到个人其实就是李牧。秦国想,你李牧再厉害,也就是一个人,我派两支部队去,看你怎么应对,没想到李牧竟行奇人之事,他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了一支,又即刻回援,击败了另一支,这种闪电战让秦军彻底傻眼了。于是,只好再生奸计,范雎主导离间,收买赵王宠臣国开,构陷李牧。当时的赵王实在糊涂,听信谗言错杀了李牧,自此赵国再无御秦之力,成为了秦朝统一天下的垫脚石。
李牧在武功上堪称完人,善攻善守,真正做到了“疾如风,徐如林,不动如山”,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练兵还是一把好手,跟部下同吃同住,同生共死,将士们也甘心为他卖命。
只可惜,人无完人,李牧的政治觉悟不高,总是不会揣摩上意,常做让君王不爽的事情,也因此遭遇死祸,可悲可叹。
以上就是关于名将李牧的传奇故事分享,感谢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
李牧(?一前229),战国末期赵国名将,著名军事家,被封为“武安君”,赵国柏仁(今河北邢台)人。从军事成就和军事思想来看,李牧是当时难以忽略的末世雄星,是战国末期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更是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军事将领。
然而,就是这样卓越的军事将领,却因为敌国的反间之计,被本国的君主猜忌,遭到佞臣的暗算而惨遭杀害,落得以身殉国的下场,令人不禁扼腕叹息。
从国之英雄到以身殉国,李牧在短短的几十年经历了什么样的变故,是军事指挥出现了错误还是自身思想发生了变化?是君主不仁,听信谗言还是李牧自身,刚愎自用?一切的过往都是时间的流逝,被黄土深深的掩埋住,此刻不如与小编一起共同追溯美李牧的……
一、李牧的军事成就
李牧,生年不详,据推算当生于赵武灵王后期。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
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
1、赵国北境,抗击匈奴
在赵国北部边境,李牧采取保守策略,积蓄力量,运用“能而示不能”的战略战术静观其变。他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他注意提高战斗能力,每天教练士卒骑射;他有严格的防守措施,挑选派出人员侦探敌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经此数年终建成一支装备精良且反应迅速的边防军。
但匈奴却以为李牧胆怯,军卒中亦有人觉得自己的将领胆怯,为此常有议论。赵王闻听传言,便责备李牧。李牧不予理睬,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数年一无所得。待到时机已到,李牧亲自率领部队向匈奴发起了总攻,率领挑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骁勇步兵5万人,弓弩兵10万人,加紧演习战术。
同时放纵边民畜牧,使民众布满原野,诱使匈奴入侵。待到匈奴单于率军大肆入侵赵地,便改用两翼包抄战法出其不意包抄匈奴军,一举歼灭匈奴骑兵10余万人,接连又“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南下,从而维护了赵国北部边境的安定。
2、领兵出征,打破秦军
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北部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来自西边强秦的兼并战争。赵悼襄王元年,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均出走李牧国,李牧成为朝中重臣。
悼襄王二年(前243年),李牧受命对燕作战,带兵攻取了燕的武遂、方城。赵王迁二年,秦大将樊于期攻取赵的平阳、武城,杀赵将扈辄,斩首10万。三年,又带重兵攻打赵国。赵派李牧为大将军,大破秦军于宜安,10万余秦军全部被歼。此次大胜对秦打击沉重,而赵得到喘息之机,李牧也因此为自己赢得了“武安君”的封号。
赵王迁四年(前233年),秦再度出兵攻赵之番吾,李牧出击,秦军败逃;赵王迁七年(前229年),秦国大将王翦大举攻赵国,率上党兵卒直下井陉,杨端和率河内兵卒进围赵都邯郸。赵国派李牧、司马尚倾全军抵御,一直相持到第二年。秦国看到在战场上无法取胜,便开始改变强攻的策略,对赵国施行反间计:重金贿赂郭开,使其诬告李牧、司马尚谋反。
赵王迁不作分析,马上派赵葱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抵抗。赵王、郭开便暗中窥探,乘其不备之时,加以捕获残杀,并罢黜废免了司马尚。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攻取邯郸,灭掉了赵国。
二、李牧的军事思想
通过以上对李牧军事成就的概述,不难发现李牧在军事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在屡次对外作战中重创敌军而未遭失败 , 无一不彰显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中上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和围歼战的典型战例。因此我们也应当对其军事思想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
1. 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将帅的独立性、便宜行事权。作战中,战况瞬息万变,必须及时应对,方能取得作战的胜利。而欲如此,将帅必须有独立性、便宜行事权;否则,就会丧失战机,应对失策,从而导致作战失利。
李牧对此特别看重,以至赵王责其胆怯,竟不予理睬。当赵王因罢免他而饱尝对匈奴作战失利的恶果,请其再度出山抗击匈奴时,他一再称病谢绝。赵王再三勉强,才说“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赵王应允,他才到了边地。赵亡国前夕,赵王迁中了秦的反间计,听信郭开谗言,罢免他,而以赵葱、颜聚取代他时,他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抵抗。
2. 在军民关系上,力求不扰民,争取民众对军事活动的支持、配合。军队作战,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配合。而欲达此目的,必须禁绝抢掠民财、奸人妻女、毁民田苗、乱占民间房舍等扰民行为,切实保护民众利益。史书中对此虽没有专门论述,但他和军民不得轻易出击的约定能够顺利实施,其驻守过的地区的民众在其遇害后纷纷建祠祭奠,足以表明其没有扰民,保护了民众利益,深受民众爱戴。
3. 在官兵关系上,注意厚待士卒,密切官兵关系。作战中,军官是指挥者,士兵则是直接冲锋陷阵者,二者相互配合,指挥正确,将士用命,士卒勇搏,方能战胜强敌;否则就会兵将离心,士不用命,导致作战失败。李牧对此有深刻认识,故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结果赢得了士兵的深情爱戴,甘为自己冲锋陷阵。
4. 在作战方略上,谋划全面、周详、得当,富有针对性。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力求壮大自身实力。战胜强敌,以自身力量的强大为前提;自身虚弱,就难以战胜敌人。就军队而论,壮大自身实力,首先是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其次是组织的完善,再次是经济实力的支撑。对这三点,李牧都提出了得力措施:他每天教练士卒骑射,是谋求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他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为军费,既是谋求组织的完善,又是谋求壮大经济实力。
第二,力求削弱、麻痹敌人。要想战胜敌人,必须先削弱敌人。削弱敌人的方法很多,耗费敌力、分散敌力、靡费敌财、挑起敌方内部冲突,使敌信息不通,断敌交通运输,诱敌做出错误决策,调虎离山等皆是削弱敌人的有效措施,但常会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力不从心。
但麻痹敌人,使其放松警惕,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较少,较易实行。李牧在麻痹敌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李牧抵御匈奴时,故意伪装胆怯、不敢出战,在大破匈奴前夕,当匈奴小股人马侵入时,指挥赵军假装败走,并抛下数千民众给敌人,结果匈奴兵将见民畜布满原野,便毫不戒备,入侵赵地,结果被李牧围歼,损失10余万众。
第三,力求保持信息灵通,了解敌情。要战胜敌人,必须先了解敌人,掌握敌情。同时信息交通必须灵敏快捷,迅速传递。否则,即便掌握了敌情,也会因不能迅速传递而丧失战机。史载李牧常挑选派出人员侦探敌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这便是谋求保持信息灵通,了解敌情。
第四,力求把握好时机。对敌作战,必须掌握好时机,时机不到或错过时机,都会导致作战的失败。李牧对时机的掌握非常准确。开始抵御匈奴时,因时机不成熟,他就是不出击,即便被称胆怯,遭受赵王责备、罢免,也不改初衷,但当赵军训练成熟,装备完善,纷纷请战,而匈奴兵将心高气傲,大举入侵时,他便果断出击,布下口袋,一举全歼匈奴骑兵。
第五,认为单一兵种作战都有不足,各兵种应协同作战。在大破匈奴之战中,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骁勇步兵5万人,弓弩兵10万人,加紧演习战术,进行战斗编组,组建一支由各兵种编成的出击兵团。靠这些兵种的协同作战,终于取得了全歼入侵敌军10余万的巨大胜利。
第六,力求以己之长对敌之短。李牧针对匈奴骑兵机动灵活、战斗力强及以掠夺为主要作战目的,但不善固守、打阵地战,军需全靠抢掠的特点,实施坚壁清野,使敌优势无从发挥,军需无法补充,同时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自身战斗力;俟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后,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各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进行包围。这使匈奴骑兵的优势不能发挥,缺陷尽显,而使自身车战、步战的长处得以发挥,而机动性差的缺陷得以避免。
三、李牧悲剧的诞生
既然李牧本人功勋卓著,又有一身的治国韬略。为何竟落得兵败身死的结局?有人说是赵国君主昏庸无道,听信谗言;有人说是李牧功高震主,不避锋芒。但我们结合当时的史实就应该知道,李牧之死并非是赵国君或是李牧所造成,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有,即便是历史重演这一问题,也难以解决。
一、赵国的具体国情
翻看赵国史实,你会发现这不是赵国第一次中反间计了,而且还是在同个对象上栽跟头。大战之间,临时换帅,用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身经百战的名将廉颇,致使四十余万赵军被俘,遭白起坑埋。在事关国家兴衰存亡的紧要关头,连续两次在一个坎儿上栽这么大的跟头,赵国自身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绝对不容忽视。
(一) 赵国是一个政变频发的国家
首先,赵国素有兵变的传统,仅《史记·赵世家》记载,从赵襄子元年赵氏部族立国开始到秦破邯郸赵王迁被虏,共历十二代国君,其间仅大规模的政变就发生了九次。即便是赵武灵王大刀阔斧的“胡服骑射”军事改革尽管进行得较为彻底,但也并未消除此隐患。
自改革始的“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公子章死”,则“公子成、李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主父”,致武灵王被困而死。到李牧冤死前“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频繁的军事政变,使得赵国君主对本国的非赵姓将领长期处于一种不信任的状态,这也是导致赵国易中敌国反问计的主要原因。
(二) 赵国无健全的法制
受地理环境影响,赵国大体可分为农业区、游牧区和农牧兼作区三类经济区。赵国自然环境的相对恶劣决定了赵人不能单独以农业生产维持生计。赵人不得不提高自身技能以求温饱。而经济成份的多样性同时也加剧了赵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极易使社会成员因此产生矛盾甚至冲突。
赵国尽管是中原国家,但却与多个北方游牧民族部落或国家接壤,在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互相融合,这就使赵国的民族结构变得复杂。受严酷自然环境影响,赵人的风习在多元经济与复杂民族结构的双重条件下,加上赵国强邻四环,危机起伏,地处易受攻击而难守之环境,民风自然洋溢着雄健剽悍的习性。
而赵国风俗的一个最主要特点就是:慷慨悲歌,好气任侠。在这种风俗和风习的影响下,随着赵国豪杰侠士的自然增多,崇尚武力,不计后果,蔚然成风。给赵国的社会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赵国社会成员产生矛盾甚至冲突时,这种豪杰侠士所引领的风习风俗就会导致赵人更倾向于用自己的技能和武力解决这些矛盾冲突,这也包括前面提到的高层间的兵变等。这明显不利于赵国法令的有效推行。甚至连外国人孟尝君都敢横行赵地,屠杀一县之人后,扬长而去,无人过问,可见赵国的执法力度是相当薄弱的。
(三) 缺乏清明的当政者
赵国除了法制不健全外,且庙堂昏聩权臣当道。在治理国家的运作上只能依靠“人治”。这种政权管理模式,如果始终能维持君主开明,朝堂多忠臣贤士,或许能把国家管理的不次于法治国家。但赵国的一大悲哀就是拥有强大的甲兵,却无清明的庙堂。
自胡服骑射改革以来,赵国执政者的情况可谓是一波三折:赵武灵王堪称兴业之主,赵惠文王可谓守业之主,赵孝成王当属毁业之主,到了赵悼襄王则就是名副其实的败业之主。这四位国君,除一个创业的,就其接任者还能守江山,下面是非毁即败。
但赵武灵王算明君吗?前半生振兴赵国功不可没,使国家的军事力量走向强大,可观但后半生在处理接班人的问题上留下隐患,最后导致自己饿死于沙丘,起码就这一件事来说,赵武灵王亦难为明君之名。
况且赵国此前的忠臣良将,如廉颇、李牧等,都已成为弄权者和反间计的牺牲品,偌大的朝堂之上仅剩郭开这一历史巨奸。综上,李牧在其将军的生涯,于如此昏君奸臣所掌控的庙堂之中,尽管发挥着“赵将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等重要作用,也是极易遇险的。
二、李牧的自身原因
除了赵国多兵变导致的君臣不信任、赵国法制不健全、庙堂昏聩这样的客观因素,李牧自身的原因,也是其悲剧不可避免的关键因素。
(一) 李牧才高位重权力大
李牧为将,能把雁门关打造成铁壁铜墙,令匈奴闻风丧胆,不敢越雷池半步;能一次次挡住秦国数十万之众的虎狼之师;能逼得背后偷袭的燕国签下城下之盟,是他力挽狂澜救得了偌大且行将灭亡的赵国。李牧将才之高,可比秦国战神白起,终身无败绩,武安君封号,实至名归。他拯救了行将覆灭的赵国,是赵周赖以支撑危局的唯…良将,也是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军抗衡的军事将领。
与之相对应的是,李牧的权力也很大。李牧驻守边关,可“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将雁门边关的任免官吏、财政税收的大权归于手中;反击匈奴时,先“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乃具选”说明李牧之兵不只“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而后的“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更是间接地佐证了李牧兵之多。加之李牧平日里爱兵如子,“厚遇战士”则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追随李牧“皆愿一战”。
(二) 性格倔强,缺少变通
若仅才高权大而性格圆滑,也不至遭杀身之祸,偏偏李牧的性格和许多名将一样是特立独行的个性。他长期驻守北部边疆要塞,远离京师与国君,养成了特立独行的性格与独断自决的行事风格。在赵国边关抵御匈奴时,李牧的“保存实力,伺机而动”的战法遭致全赵国对其作战勇气的质疑。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史记》
从这点可以看出,李牧是很有个性的,若认为是对的,就会坚决执行。但在赵国这样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度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做法,无疑会招致“赵王怒”。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李牧的个性还没有收敛,当赵孝成王认识到李牧对赵国北部边疆的重要性后,他“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可见,李牧是多么的倔强和有性格,君主来请,敢托病拒绝,直至赵王同意满足其所提条件才答应出征。这样的所作所为再不给赵王台阶下的同时,自然招致赵王的反感与不满,李牧的厄运也随之而来。
四、结语
李牧之死,正式宣告了赵国的终结。作为战末期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同时也是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斟抗衡的杰出军事家,恐怕李牧到死为止,也未曾想过自己的苦心经营竟招致杀身之祸,死在国人的屠刀之下。而这一悲剧并不是任何一方单独完成的,既有时代笼罩下的赵国国情为他设置的障碍,也受到李牧自身“志大而量小”的性格以及“才有余而识不足”的认识局限的影响。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