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波知识百科

陶瓷装饰:属于景德镇的彩瓷时代

频道:自然之最 日期: 浏览:

编者按:

陶瓷装饰课是清华美院陶瓷系的经典课程,上世纪90年代开始,艺术家白明开始在传统陶瓷装饰中尝试现当代艺术的融入,重在启发与创作,在陶瓷装饰的历史中看到“现代性”,在当下感知“文明”与历史的回响。以下我们将分篇分享此课程的讲座内容:

现在讲讲青花,因为有了青花才开始了中国陶瓷的彩瓷时代,一个绝无仅有的基本由一个国家构成的世界陶瓷史的丰富多彩的装饰类型,大家如果想在传统的纹样上面做一些实践要想脱离这些装饰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是因为只要按照这样的吉祥纹样、龙凤、唐草纹、云纹、水纹、祥鸟瑞兽、八宝纹还有佛教题材的纹样,只要涉及这些内容就脱离不了整个中国陶瓷装饰的语言体系。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元

故宫博物院藏

除非不表达这些才有可能有一些改变,但是改变也是有限的,大家可以看这两个,同样的天球瓶,一个是海水纹的叫做蓝地,另一个是白地青龙,装饰的语言有很多是类似阴阳互相之间反衬的,可能主体是描绘出来的也可能是由底子空出来的,这就是陶瓷图案常用的方式,做衬托的叫做“地子”。

青花龙纹天球瓶 明

青花白拔龙纹天球瓶 明

青花的历史跟时代有关。自从景德镇瓷出现以后主要的陶瓷审美原则上来说是贵族化审美和文人化审美,是因为瓷器本身的质地决定了这种审美的优越性。因为瓷器本来就是经过无数次淘洗纯化的瓷泥,然后是莹润的釉色加上精致的手工艺技术的成型方式再加精彩的装饰,所有的东西都是有高超技术约束的,所以在不断的高超技术的层层叠加之中,它的审美一定是精致的文人化的贵族化的,甚至是皇权化的。所以景德镇有御窑,差不多从元代开始皇帝要在那里做使用的器物,御窑到明代达到高峰,清代也很不错,但是清晚期以后,基本上是“官搭民烧”不再保持御窑形式。御窑规范了中国瓷器的贵族化审美方向,但也确实推动了景德镇陶瓷技术的登峰造极。

青花花卉纹匾壶

陶瓷装饰PPT内容

这件作品的工艺难度非常大,大家可以想象这么立体的圆瓶为什么这么精神,因为不是圆球形瓶。第一,光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打光,圆球形有一半是处于暗部的,所以它的足会显得小气,体量又大一般人拿不动,那样大的体量做两个耳根本没有用,这种球瓶看起来是圆的,其实是扁一点,是少数民族的造型脱胎而来的。正因为是扁的,所以不是拉坯成型,是拉坯和印坯相结合,那么难度也就很大。每一道工序要经过不同的工艺人不同的组合才成为一件这样的作品。我很欣赏这件作品是因为花了很大的工艺和技巧巧妙地解决了体形与视觉的笨重,将体量感玲珑感技巧感都结合得很好,是很文雅的一件青花作品。

按正常理解,这样一件作品是笨重的难以使用的,而且摆设起来也未必好看,假如这圆形没有两个凸出来的点,它整个的结构会显得肥厚,因为有两个突出来的点,整体的力量感就好得多了。大家要对一件经典的作品多用心去体察,然后在自己的大脑里进行调整改造,如果拿掉这一点会怎么样,如果增加一点又会怎么样,多去对比就会发现一个相对经典的造型蕴含着相当多的可以让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件作品的纹样是经典的唐草文,它有规律,图像也对称,但稍微一分析就不一样,只要用心去对应,不仅看得出来而且很明显看起来严谨的传统程式化的装饰语言竟然在中国青花那里显得非常“自由”。大家再看这件高脚的杯盏,是专门为使用制作的,可以装水果,为了不占地方也为了更好取物与欣赏,所以用高脚的。像这样的器物都不惜工本,尤其在青花釉里红的时代更是很高的工艺上的约束,再往后也会发现越来越繁复,越来越体现技巧,体现工艺人所投入的精力,当然也有新的一些材料的使用。

青花与釉里红装饰

陶瓷装饰PPT内容

元代就是青花与釉里红,到了明代开始丰富多彩,但还是青花和釉里红为主流,有了各种高温颜色釉,还有釉上与釉下相结合的斗彩。那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他们在这样丰富多彩的色彩之中把自然界很多美好寓意包括传说故事放进去,体现出一种华贵的素雅,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贡献。一般来讲颜色很丰富会显得花哨,但是明代以来的颜色釉是素雅的,如此的丰富高贵却依然很安静。

这在日本称为“赤绘”,中国叫“红绿彩”,红绿彩从宋、金时期开始从单纯的红色绿色和黄色已经演变为以红色和绿色为主导的七彩颜色的陶瓷彩绘艺术。这是中国陶瓷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开端,并由初期的率性而为的民间性装饰快速地向着丰富与繁复上演变,到了明代时期审美和工艺的贡献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一致的,就是温雅、含蓄、精致,但是又充满仁爱,我们会充满爱意的对待这些器物。“成化”的瓷器,温雅两个字发展到了高峰,它的色彩都是低纯度的,除了红以外,绿不是纯绿,是淡绿,似古彩的水绿。还可以看得到他们的泥料和釉色都不像过去那样精致,而是一种极淡的灰在里面,显出了瓷器温软的一面,这是成化非常独特的一点。

五彩山石花卉罐 明

故宫博物院藏

斗彩三秋杯明成化

故宫博物院藏

成化瓷从出现到清代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神品,清代就已经非常迷恋成化瓷,成化皇帝号称是有明以来能够与宋徽宗比肩的艺术家气质的皇帝,他有很高的审美要求,同时字也写得非常好,当然有了宋徽宗在那他便显不出不来了。

大家可以看到装饰越往后走越繁复,以细密体现工艺技巧成为陶瓷装饰的首选,而不再是以天然的与时代融合,去表现气魄表现宏伟的生命力。简约、质朴与活力被繁满、艳丽、炫技所替代。所以故宫除了震撼于建筑的威严,看里面所有的器物包括使用的椅子、漆器、陶瓷,金银珠宝等,所有的皇室的审美在清代以后无不是以体现工艺精湛、材质昂贵为首要目的,体现两者相加的那种稀有性唯一性为目的。这种审美带来的是更加缺少人创造的鲜活性,历史往后走,鲜活的感觉就越来越让位于材料、技术与工艺。人的创造力开始被技术和权贵所镇压和奴役。

康熙五彩

五彩花鸟纹大盘 清康熙

五彩鱼藻纹盘 清康熙

五彩花蝶纹盘 清康熙

陶瓷装饰PPT内容

康熙时期越来越丰富多彩,分为两种彩绘装饰,一是硬彩,二是软彩,硬彩也叫古彩,软彩也叫粉彩。从这也可以看得到每个新的品类的出现,其实100多年就过去了,我们谈的是一个简而又简的历史,我们主要是了解发展的规律以及是如何递进。也确实证明了景德镇为什么是唯一在中国的各个产区能够长盛不衰1000多年的真正原因。五大名窑都断烧了,不是五大名窑不好,而是它们一直贯守着自己那已经被认同的审美,它们没有新的发展新的品类的发明,好比再好的手机都不能用20年年,那能指望一个好的陶瓷300年500年一直是吃老本。造成五大名窑的断烧,一个是战乱,二是审美的固化,三是其它窑口的丰富创新,向往新颖的有趣的和先进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当然,所有的新都是建立在旧的基础上的新的“传统”。

景德镇异军突起首先是青白瓷,然后是二元配方使用了高岭土,然后才有了青花,青花瓷出现不久又出现釉里红,再往后是各种高温颜色釉、釉上彩、釉下彩、古彩、粉彩、珐琅彩等等各种形式的变化,这些都是很大的类别与不同的艺术样式,所以景德镇为什么能够保持如此伟大的创造力,完全来自于时时刻刻的创新时时刻刻的改变,及生生不息的世界贸易需求。

葡萄牙 桑托斯皇宫(现法国驻葡萄牙大使馆)

2017年白·蓝 白明-里斯本”个展期间 参观桑托斯皇宫拍摄

五彩 清

大英博物馆藏

这里还没有包括康熙之后的外销瓷,当时外销瓷是整个景德镇最大的商业订单,外销瓷很多是中西合璧的装饰。但大家看得到变得越来越自由,而装饰语言却越来越纤细越来越朽化,反而是民间的瓷器装饰更显出活力。

大家再来看比较素雅的,地子涂的颜色,这种作品是填底色,在景德镇有专门一辈子填颜色的艺人,主要是为了生产。景德镇的艺人分层分类很丰富,做原料一辈子做原料,拉坯一辈子拉坯,修坯一辈子修坯,然后画坯一辈子画坯,而画坯的人又分类,有专门画图案,有专门画龙纹,也有的人专门写字,光是底款写字的人是一辈子就写那几个字。

修坯

白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江西美术出版社

前面青花的作品可以看到,重要的装饰,面部开光是一个人画,身子又是一个人画,底子是一个人画,不是一个人从头到尾独立完成的。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景德镇基本上就造成了陶瓷艺人的精细分工。所以讲陶瓷72道程序,这样的程序使得景德镇走在了世界绝对的前列。景德镇有两样工艺全世界少有,比如里外修坯,然后大件作品多段相接,拉坯分段拉,修的时候修得很规整再用泥浆一起接起来,接起来就能做大器型。比如这么高的箭筒,人的手都没那么高就只能接,这也造就了整个景德镇成为真正能够达到类似于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一个窑口,其他的窑口做不到,这也是景德镇对世界的伟大贡献。详细的精细分工,技艺的精湛,每个人一辈子干一样就能干得最好。所以景德镇的作品是集中了所有类别的精英人才合作成一件件作品,正因为这种体系,所以过去没有个人在作品上签字,你看西方有很多陶瓷甚至中世纪都会看到一些陶瓷陶器上面有人写名字,证明这是谁做的,中国没有名字,原因是很难说是谁做的,因为从头到尾完全是不同的人,是真正意义的集体创作。

陶瓷装饰课 故宫博物院考察

高温颜色釉,中国在这一点上真的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国家。那时候没有化学分析所有的颜色完全是靠直觉靠感受选择材料来通过烧成形成。比如蓝釉在火的包围下面呈色一致是非常难的,还有红色更难,红色是铜作为呈色分子,摄氏5℃的偏差不同氛围和氧化还原的空间在它的身上的变化都很不一样,所以能够烧出很好的蓝与红都是极难的高度,这样的发明都不亚于手摇的电话向手机发展。

祭蓝釉暗花云龙纹盘明宣德

故宫博物院藏

因为那个时代没有标准的科学的工业时代可以量化,全是靠人的感受。景德镇完全是靠手的感知和手的创造一代一代传下来,包括像这样的釉,叫“豇豆红”,是氧化铜呈色,氧化铜在还原和氧化的烧成气氛中会在红的发色里竟然偶有翡翠绿的呈现,我特别喜欢这样的釉里红,所以我的创作好多是想达到这样的效果。

豇豆红釉莱菔瓶清康熙

故宫博物院藏

黄釉盅 清雍正

故宫博物院藏

绿哥釉小橄榄瓶清雍正

故宫博物院藏

下面看到的是粉彩的世界,粉彩与古彩相比具有女性化软柔的审美,感受很温婉很精细。过去所有的花卉是单色填色,只有到了粉彩是染色,是用颗粒状的颜色去染,所以它的难度很大。

最近拍卖行特别迷恋清代的陶瓷,其实我认为清代的陶瓷在整个的中国陶瓷艺术的审美史上价值是最低的,但是论工艺确实了不起,比如说陶瓷的装饰像国画的工笔重彩,但只要看了真正的粉彩再跟工笔放在一起比较会发现很大不同,陶瓷自身拥有的材质之美是任何类别不可替代的。所以今天大家面对陶瓷装饰充满着困惑,创作上面有着一些瓶颈,怎么样既体现绘画性又体现材质的审美性,是未来大家要去思考的问题。

要解决一个绘画的技巧不难,艺术家稍微改变一下都能体现出来。但是怎么样把绘画的语言跟材质如何互为呈现,或者说只有陶瓷能够呈现,而别的无法呈现,就像是油画、水墨、水彩、版画和雕塑,不同的类别有它不同的审美特征,只有把特征推向材料的极端,作为这一门类的艺术家才能成立,如果做不到,那说明还是处在创作和学习期,要成为好的陶艺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粉彩籁瓜纹碗 清嘉庆

图案枝叶相属、不间断,俗称“过枝花”

故宫博物院藏

这些都是粉彩的作品,过枝碗纹样,枝节从外面延伸到里面去,不要小看这一点变化,这一点变化其实就是观念的改变,过去为了展现这样的效果都用开光来展现,但是到了清代工艺认识观念变了,折枝纹是花卉植物装饰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装饰好像西方比较多类似插花,中国其实很早就有,折枝纹至少在宋代画院的宫廷画家笔下都画过,包括钱选也画过。这种折枝纹在陶瓷从外面生长到里面叫做折枝过纹碗的装饰语言在清代在很多的重要的礼器上都会看到。大家要明白可不是普通的水彩和国画在平面上绘画,是陶瓷材料和立体空间上能够做到如此的丰富多彩很不容易。

前面的课程会发现整个陶瓷史的装饰人物类比较少,举例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已经算是经典了,如果把陶瓷史浓缩成100件作品,彩瓷几乎占了50件,青瓷起码占了20件,其它的就是陶瓷雕塑、各类窑口、彩陶、黑陶等不同的类型,那么在50件彩瓷中彩绘人物不会超过3件。核心的装饰全在花卉和美好寓意的祥瑞图案里,除了花卉、植物、自然、山水以外,还有祥瑞图案,龙凤、莲池游鸭、鸳鸯等。还有文字,变形过的文字在这里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佛教,有些陶瓷上面有文字,它们加在一起,组成了整个中国陶瓷史的一个个类型。彩瓷里青花和釉里红又是核心主流,它们贯穿了整个彩瓷史,而其它的彩瓷是段落性的,但青花自从出现就贯穿到了今天没停过。比如长沙窑比它更早但后面基本断了,从元代开始就不太有长沙窑那样纯粹的氧化铁的绘画。其实氧化铁装饰极为有魅力,同学们可以在以后的创作中去尝试。

白明 《阳光秋》 氧化铁装饰 2012

如果只能选100件作品作为极简的陶瓷历史,那么景德镇的陶瓷占50件,50件才是其它窑系,景德镇是绝对的主流。无论是从原材料的发明研究发现,工艺的改进,窑炉的改进,烧城的改进,到不同的艺术种类的出现,从青白瓷开始到二元配方、青花釉里红、各种高温颜色釉、古彩、粉彩、斗彩、综合装饰等等,包括超写实。清代的时候,景德镇做的超写实主义的作品直到今天的西方超现实主义也未必做的超越于它,比如说做了很多山子、笔架、花生、荸荠等,去故宫都可以看得到像真的一样,虽然我们不用超写实主义的风格流派来衡量它。

陶瓷史的100件作品是一种思考方式,就像是人类文明史如果是按照100天来算,我们今天属于什么,华夏文明属于什么,这样我们的思考就会宏观起来。这样的思考与穿透性的东西才是纲要,比如说装饰从来是唯美的基本上没有多少政治主张,整个陶瓷史没有多少是政治主张,这是因为这种材料决定的,材料本身是缓慢的、人性的、生活的、美好的、类玉的、含蓄的、温婉的、洁净的,核心是器物的。而所有这些又是老百姓创造的,所以不太可能会有非常强烈的政治诉求,这自然跟当代艺术的很多观念演化不一样。

中国历史上丰富的陶瓷装饰

讲课PPT内容

第二,所有的装饰都是为了在生产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的表达,为了解放人的手丰富人的眼睛而发明的,都是美好的符合人性的,所以它是向精美向卫生向丰富多彩向吉祥纹样花草自然发展,这些是陶瓷装饰的目标,还一部分是跟宗教有关,因为生活也离不开宗教。如果还是100件来讲,有80多件都是为了日常生活的,都是为了大家的生活的提升,然后还有礼仪,也是陶瓷贯穿始终的一个发展方向,不仅要它好用,还是为了礼仪提升做人的尊严感。

还有一个最核心的,千万不要以为陶瓷只是一个外在的器物形式,陶瓷对人类种族的繁衍有着巨大贡献,特别是瓷器,是因为它解决了储存食物和与饮食器物的卫生问题。试想一下看现在所有用的用具什么最卫生——瓷器,不锈钢、铜、铁、金银、塑料包括漆器的,没有任何一个用具有瓷器更容易清洁。

白明 《陶瓷简史·卷缸》 2019

人能够寿命延长卫生是第一位的,医疗的发展是第二位的,首先是卫生。瓷在汉代能发明出来,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农耕发达,当然谈到农耕问题又可以追溯,为什么中国农耕好,这跟我们的地理有关,有独特的地理结构三级阶梯,北方有蒙古西伯利亚,亿万年的季风往南带来了无数的风化的泥土沉积在黄土高原,而我们的文明的一大源头就是在黄土高原。

那里首先诞生了很多跟陶瓷有关的器物,比如说彩陶很多是在那里,如果没有松软的黄土季风的气候,彩陶就是存在我们也很难在5000年看到如此多如此系统与精彩的作品。彩陶很容易损伤,因为烧结的温度低。我们要通过器物联想到大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有发达的农耕,为什么我们的族群在世界上数量最大,说明繁衍的好。在古代,经济实力体现就是繁衍,离开了繁衍谈发展都是空谈,我们现在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发展的好有一个原因也是前几年常常提到的“人口红利”。

原始彩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人口繁衍是需要整体的卫生和农耕的发达。我们可以追溯,一步步推导出来,所有的知识就是以点带面全部都可以展开,比如说前面讲到装饰很多是以线条表达,只要看中国书法的发展史就明白,前面有同学提到甲骨文,甲骨文之所以是那样也是因为工艺决定的,横向下刀很难竖向刻刀容易,所以甲骨文的字多半是长形的字,它是为了方便力量流畅好刻。甲骨文都是刚直的一笔一画都很直,柔性的东西少,到了柔性的时候就跟用毛笔有关了。

所以为什么中国是这样,中国的文字哪里少得了陶器,甲骨文已经算是很早的,也才不到3000年,那夏商之前呢,其实中国的文字跟画是一起的。中国美学有一句话叫“书画同源”,中国的文字是象形字,后面慢慢变成方块字,从甲骨到大篆,然后到小篆到汉隶,载体也在不断变化。原来刻在骨头上,然后刻在青铜器上,刻在碑石上,到后来有竹简,知道为什么过去称“学富五车”,五车竹简与今天比起来其实也没有多少书。读了五车竹简那就已经算是读书人了。

有了竹简才开始成就了以毛笔为工具的书法,因为有了毛笔,才开始了将重要的事件重要的讲究和学说写在竹木片上,就是竹简与汉简,写在竹木上改变了写作的方式,然后有了隶书,隶书是秦朝开始,秦朝统一后隶书就把小篆的象形简化凡是太弯曲的就变成了一竖一横一折一捺,中国书法的审美就是这么来的。

长沙窑 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满”诗文壶 唐

湖南博物院

慢慢往后发展再发明了纸,文明就彻底改变了。我希望陶瓷的装饰历史你们要学会串起一个简单的纲要性的文明史的理解视角,然后文明史就像是经纬一样,就像地球一定要有经纬才好叙述表达,要不然说一个地方在哪不知道,同样知识也是这样,大家有了这样的脉络,一定要在自己的大脑建立起经纬结构,当一件陶瓷艺术品出现的时候在文明史上属于什么样的维度,文化的认知感属于什么样的族群的维度,同时期的时候西方是怎么样?把这些东西大致的能放在一起,你们就不会糊涂,你们也就不会去花精力学一些旁枝末节和花哨的东西,所有要学的东西都会变得精彩,因为都是非常纲要核心的东西。

这样一来你们的时间就大大的释放出来,关注的一定是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们的装饰课要解决的是通过装饰来让你们有一个很好的历史性的观察方法。如果能够有一点点这方面的进步或者说体会的话,老师的这门课程就非常有价值了。(白明)

白明陶瓷装饰作品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