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波知识百科

李蓬国:老师罚家长发红包,连“出发点”都不合格

频道:生活经验 日期: 浏览:


1月11日晚,辽宁省铁岭市民王女士(化姓)在孩子班级家长微信群内,看到了班主任发送的信息:“各位家长: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三年后考上高中,那么你们就按照我们考试前的约定,所有的科目以及格为标准,不及格者差一分发一元红包。群里多少人就发多少份。”老师留言过后,一些家长分别发出了标有“惩罚”字样的红包。王女士按照老师的要求算完之后,发现自己要发的钱太多了。孩子一共参加了学校期末7个科目考试,王女士每科按照60分的标准计算后发现,她如果真的那样发红包得一二百块钱。(1月15日澎湃新闻网)

学生考试不合格,就罚家长发红包,如此“创新”的做法,肯定是要引起热议的。在澎湃新闻网的读者留言里,排在第二、三位的评论为“老师也不容易!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让家长重视子女教育也是费劲心思。7科要罚200,说明孩子每门只考了30多分,家长自己不先觉得丢人吗?不该教育孩子学习吗?”“每门就考三十分还读个什么书啊,干脆退学得了更省钱。”

看完这两条“点赞”率颇高的评论,我很替这两位以及赞同他们的同志(不知其是否已当上家长)捏把汗:且不说其观点之荒谬,仅从他们根据“不及格者差一分发一元红包,群里多少人就发多少份……群里42个人……王女士要发200元”的条件算出王女士的小孩“每门只考了30多分”,可见其数学能力之“神奇”,倘若当年读书时,老师也是如此罚法,他们的家长不得砸锅卖铁呀?

当然,从总体上看,对于这位班主任老师“罚家长发红包”的做法,还是批评的声音占主流。楚天金报的评论文章认为这不是“好方法”,红网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真谛”,现代快报也认为这种做法不合适,“开错了药方”。不过,这些批评者又认为该老师“愿望是良好的”“提升成绩的想法没有错”,我们“应当可以理解当事教师的良苦用心”。

教师罚家长发红包究竟对不对,这个问题只要不是“用脚趾头思考”都能判断,但比起这种荒谬的做法来,我以为那些认为其“出发点是好的”的观点,更要荒谬和有害。

对于这种“以出发点论是非”的惯性思维,我已在多篇文章中提出批评:我们又不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怎会知道人家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呢?再说,事情的性质究竟是由“想法”还是由“做法”决定的呢?如果以“想法”定性质,这不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唯心主义”了吗?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非曲直、公平正义可言?

但我发现,作为一种颇具“民族(曹县很富吗?曹县是山东省管辖的一个县。从该县2020年完成的宏观经济指标来看,GDP已经超过460亿元,属于全市为数不多GDP突破460亿的县,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强。)性”的思维模式,“以出发点论是非”之所以“历久弥新”,除了思维“惯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正在变为一种避重就轻、大事化小的卸责“万能模式”。人们以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算错也不是“原则问题”,只是“方式方法”问题,“可以理解”,如果真要处理也可以“从轻发落”。这种只问“出发点”,不看行为本身及其结果的“初衷主义”,很容易让人们陷入道德“迷阵”,“误判”事物性质。更有可能让那些“深谙此道”之人,打着“出发点”的旗号,“放手”去干不正确甚至不合规、不合法的行为。

正是在这种以出发点论是非的“初衷主义”思想指导下,才会不断出现为了“加强作风建设”而通报教师聚餐,为了“保护动物”而到“虐狗”者家门前摆放殡葬品、为了“替国家节省开支”而毒杀老人之类的荒唐事。甚至连一些地方政府在强拆中发生活活将村民碾压致死事件,当地官方都说是由于“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意外事件”,也就是说“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方式方法”出了点小差错而已。也正是在这种思维指导下,才会出现因为觉得“偷鸡腿妈妈”所作所为是“为了小孩,不是为了自己”,便纷纷为其偷窃行为感动、点赞的怪事。

就拿此次教师罚家长发红包事件来说,如果非要讨论“出发点”是不是好的,我以为,就连其出发点都不“合格”。这位王教师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说,“发红包的那些话也是我发的。但是没有别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和家长互动起来”,试问,就算罚家长发红包真是为了“互动”,但这种沾满铜臭味的“互动”好吗?

王老师又说,“发红包是小事,配合我把孩子培养成才才是大事。成绩是一方面,讲诚信,懂孝道,守法纪更关键。”可是,王老师因为学生成绩不好,就不惜罚家长发红包,不惜侵犯学生和家长的隐私和尊严,通过让家长“吃亏”“丢脸”来向学生施压,试问,这反映的究竟是不是“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观呢?试问,这样的做法究竟是要配合她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才”,要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讲诚信”“懂孝道”“守法纪”呢?

如果说,王老师为了推卸责任而扯什么“出发点是好的”,还在“情理之中”,那么,批评者们不假思索地附和一句“出发点是好的”,则反映其头脑中也有这种“以出发点论是非”的思维“毒素”,其所谓的“批评”,其实只是一种糊涂的“赞扬”而已。

文/李蓬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