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波知识百科

PM2.6

频道:生活经验 日期: 浏览:
1. PM2.5 是什么? 如果是初次接触, PM2.5 这一串字符也许会让你看得云里雾里, 不知所云。 其实它有一个容易理解的中文名 细颗粒物, 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这些颗粒如此细小, 肉眼是看不到的, 它们可以在空气中漂浮数天。 人类纤细的头发直径大约是 70 微米, 这就比最大的 PM2.5 还大了近三十倍。 PM 是英文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 的首字母缩写。 准确的 PM2.5 定义要在 直径 之前加一个修饰语 空气动力学 , 这可不是故作高深。 空气中的颗粒物并非是规则的球形, 那怎么定义又怎么测量其直径呢? 在实际操作中, 如果颗粒物在通过检测仪器时所表现出的空气动力学特征与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且密度为 1 克/立方厘米的球形颗粒一致, 那就称其为PM2.5。 这样的定义也就决定了在测定 PM2.5 时, 需要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把 PM2.5 与更大的颗粒物分开, 而不是用孔径为 2.5 微米的滤膜来分离。 知道了 PM2.5 的定义, 就很容易得出 PM10 的定义了 将定义中的 2.5 换成 10 即可, PM10也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在 PM10 中, 直径在 2.5 至 10 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被称为粗颗粒物,与细颗粒物相对。 2. PM2.5 来自哪里, 都有些什么成分? 虽然自然过程也会产生 PM2.5, 但其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 人类既直接排放 PM2.5, 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 在空气中转变成 PM2.5。直接排放主要来自 燃烧过程, 比如化石燃料 (煤、汽油、 柴油) 的燃烧、 生物质(秸秆、 木柴) 的燃烧、 垃圾焚烧。 在空气中转化成 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氨气、 挥发性有机物。 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 道路扬尘、 建筑施工扬尘、 工业粉尘、 厨房烟气。 自然来源则包括: 风扬尘土、 火山灰、 森林火灾、 漂浮的海盐、 花粉、 真菌孢子、 细菌。 PM2.5 的来源复杂, 成分自然也很复杂。 主要成分是元素碳、 有机碳化合物、 硫酸盐、 硝酸盐、 铵盐。 其它的常见的成分包括各种金属元素, 既有钠、 镁、 钙、 铝、 铁等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 也有铅、 锌、 砷、 镉、 铜等主要源自 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 2000 年有研究人员测定了北京的 PM2.5 来源: 尘土占 20%; 由气态污染物转化而来的硫酸盐、 硝酸盐、 氨盐各占 17%、 10%、 6%; 烧煤产生 7%; 使用柴油、 汽油而排放的废气贡献7%; 农作物等生物质贡献 6%; 植物碎屑贡献 1%。 有趣的是, 吸烟也贡献了 1%, 不过这只是个粗略的科学估算, 并不一定准确[1]。 该研究中也测定了北京 PM2.5 的成分: 含碳的颗粒物, 硫酸根, 硝酸根, 铵根加在一起占了重量了 69% 。 类似地, 1999 年测定的上海PM2.5 中有 41.6%是硫酸铵、 硝酸铵, 41.4%是含碳的物质[2]。 3. PM2.5 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PM2.5 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包括呼吸道受刺激、 咳嗽、 呼吸困难、 降低肺功能、 加重哮喘、 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心律失常、 非致命性的心脏病、 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3]。 老人、 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 PM2.5 污染的敏感人群。 如果空气中 PM2.5 的浓度长期高于 10 微克/立方米, 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 浓度每增加 10微克/立方米, 总的死亡风险就上升 4%, 得心肺疾病的死亡风险上升 6%, 得肺癌的死亡风险上升 8%[4-5]。 这意味着多大的风险呢? 我们可以拿吸烟做个比较。 吸烟可使男性得肺癌死亡的风险上升 21 倍(也就是上升 2100%), 女性的风险上升 11 倍(1100%); 使中年人得心脏病死亡的风险上升 2 倍(200%) [6]。 和吸烟一比, PM2.5 的危害就显得非常小了。 如果吸烟都没有让你感到恐惧, 那你就不用担心眼下 PM2.5 超标对健康的影响了。 但是, 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 降低这些看似不大的风险, 收益却是很大的。 美国环保局在2003 年做了一个估算: 如果 PM2.5 达标, 全美国每年可以避免数万人早死、 数万人上医院就诊、 上百万次的误工、 上百万儿童得呼吸系统疾病 [7]。 相比当前的中国, 美国当时的空气质量已经相当不错, 只有很少的地区存在略微的超标[8]。 如果中国的 PM2.5 能够达标,社会收益无疑将会是巨大的。 上述关于 PM2.5 死亡风险的数据源自 2002 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的一篇论文[4]。 这篇论文分析了一项长期研究中参与者的死亡率和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 发现死亡率升高与PM2.5 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有关联, 而与粗颗粒物污染没有可靠的关联。 该项在美国进行的前瞻性研究始于 1982 年, 当时招募了 120 万的参与者。 论文的结论是基于长达 16 年的随访数据, 是目前关于 PM2.5 污染增加死亡风险最可靠的证据。 4. 如果没有污染, PM 的浓度有多高, 现在实际有多高? 即使没有人为污染, 空气中也有一定浓度的 PM2.5, 这个浓度被称为背景浓度。 在美国和西欧, 背景浓度大约为 3-5 微克/立方米[5], 澳大利亚的背景浓度也在 5 微克/立方米左右[9]。中国的背景浓度有多高? 目前尚无公开的数据, 但应该不会和其他国家相差太大。 中国尚未开展大范围的 PM2.5 监测, 公开的 PM2.5 数据非常有限。 位于广州的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从 2011 年从 6 月 13 日开始每日发布 PM2.5 监测值[10], 截至 11 月 20 日,浓度范围在 0.6 至 99 微克/立方米之间(注: 0.6 这个数据应该是仪器故障所致, 正常值不会这么低), 平均值为 38 微克/立方米, 这个值超过了拟发布的年均标准(35 微克/立方米)[11]。 在这 121 天中, 已经有 6 天超过了拟发布的日 均标准(75 微克/立方米)。 从近十几年来发表的科学论文中, 可以查到中国一些大城市某一区域某一阶段的 PM2.5 的测定值。 例如, 2000 年在北京的 5 个监测点测得的 PM2.5 年均值为 101 微克/立方米[2]; 2008 北京奥运会的 17 天中, 在北大测得的 PM2.5 最低 28.2, 最高 147.4 微克/立方米, 平均 64.7 微克/立方米[12]。1999 年, 在上海两个监测点测定的 PM2.5 年均值为 57.9 和 61.4 微克/立方米[2]。这些年均值都远高于拟发布的年均标准(35 微克/立方米)。 除了查阅以上这些零星的数据, 我们还可以根据 PM10 的数据估算一下 PM2.5 的浓度。 按照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 PM10 是常规监测指标, 全国性监测已开展了十几年。 从 2001年至 2009 年, 全国主要城市 PM10 的平均值从 125 降到了 90 微克/立方米[13]。 PM2.5 和PM10 之间的比例通常在 0.5-0.8 之间, 我们取 0.8 做一个极端估算可得: 2009 年全国主要城市的 PM2.5 平均值为 72 微克/立方米, 是即将发布的新标准的 2.1 倍(35 微克/立方米)。 和美国的空气质量相比, 这差多少呢? 2009 年, 全美国年均 PM2.5 为 9.9 微克/立方米, 在 724个监测点中有 90%以上的监测点年均值低于 12.6 微克/立方米[8]。 全国的年均值只是用来反映我国颗粒物污染的总体现状, 对于评价我们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意义并不大。 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离我们生活、 工作最近的监测点的数据。 这个数据哪里有呢? 如果你生活在北京而且恰好在美国大使馆附近, 那你可以参考该馆发布的实时 PM2.5数据。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虽然美国大使馆的监测仪器是专业的(见问答 9), 但是大使馆毕竟不是环境监测部门, 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的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而且他们测出的PM2.5 数值经常比环保部门以及第三方测定的 PM10 还高, 这是不正常的。 所以, 美国大使馆的数据也只能 仅供参考 。 然而, 我们更多的人并不生活在北京, 即使在北京也不在美国大使馆附近, 那我们该看哪里的数据呢? 全国主要城市的实时 PM10 数据可以在环境监测总站的网站上查到, 每个城市都有数个监测点, 我们可以选离得最近的那个点作参考。 如果你很乐观, 那么可以估算PM2.5=PM10 0.5, 如果你很悲观, 那么就估算 PM2.5=PM10 0.8。 5. 其他国家实施 PM2.5 的标准了吗, 标准值是多少? 自从美国于 1997 年率先制定 PM2.5 的空气质量标准以来, 许多国家都陆续跟进将 PM2.5 纳入监测指标。 如果单纯从保护人类健康的目的出发, 各国的标准理应一样, 因为制定标准所依据的是相同的科学研究结果。 然而, 标准的制定还需考虑各国的污染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一个空气污染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制定极为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只能成为一个华丽的摆设,没有实际意义。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和哈佛大学的研究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WHO) 于 2005年制定了 PM2.5 的准则值。 高于这个值, 死亡风险就会显著上升。 WHO 同时还设立了三个过渡期目 标值, 为目前还无法一步到位的地区提供了阶段性目标, 其中目标-1 的标准最为宽松, 目标-3 最严格[5]。 下表列举了 WHO 以及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标准。 中国拟实施的标准与 WHO 过渡期目标-1 相同。 美国和日(小李子水枪是什么梗?当影迷们还沉浸在小李子的倾世容颜时,有网友在网上曝光了一组莱昂纳多戏水被狗仔的图,并调侃莱昂纳多才是狗仔的真爱。照片中,小李子半裸上身拿着水枪戏水,表情丰富,尽显自己老男孩的一面。还有网友调侃中年发福,不修边幅的小李子撞脸高晓松,爆笑网络,此梗走红。)本的标准一样, 与目标-3 基本一致。 欧盟的标准略微宽松, 与目标-2 一致, 澳大利亚的标准最为严格, 年均标准比 WHO 的准则值还低。 标准的宽严程度基本反映了各国的空气质量情况, 空气质量越好的国家就越有能力制定和实施更为严格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 和一些国家的 PM2.5 标准(单位: 微克/立方米)】 6. 中国的 PM2.5 标准和其他国家比, 很落后吗? 中国的 PM2.5 标准拟于 2016 年生效, 虽然比美国落后了一二十年, 但和欧盟的 2015 年生效相比, 也不算太晚。 如果仅从标准的数值来看, 中国即将发布的新标准已经与 WHO 过渡期目标-3 一致, 虽然落后于发达国家, 但也算是开始了三步走的第一步。 然而, 即使标准值相同, 而评判是否达标的方式不同, 约束力是有极大差异的。 举个例子, 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制定于 1996 年, 其中 PM10 的日 均标准为 150 微克/立方米, 表面上已和美国现行标准一样严格。 但是, 按照美国的标准, 平均每年最多只能有 1 天超标, 否则就算不达标,超标地区需要提交改进方案并加以实施。 而在中国的标准文件中, 没有类似的规定。 各地区在执行标准时, 只是计算每年的 达标天数 和 达标率 。 PM10 的标准至今已经执行了 15年, 一个 86.2%的达标率还可以作为正面消息报道[14]。 在即将发布的 PM2.5 新标准中, 依然没有规定多高的达标率才是可接受的。 WHO 和其他国家是怎么规定的呢? WHO 要求每年最多有 3 天超标(99%的达标率), 澳大利亚最多 5 天,而美国和日本要求的达标率为 98%。 中国 PM2.5 标准的落后不仅是在标准值, 更重要的是在约束力上。 7. 新标准即将发布, 为什么要到 2016 年才实施? ? 对于这个问题, 标准制定者是这样回答的: 考虑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以及目前全国的环境监测能力现状, 结合现行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 为保障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 将全国统一实施本标准的时间定为 2016 年 1 月 1 日, 以便为各地区预留足够的准备时间, 加强标准实施的有关配套工作[15]。 这么说有道理吗? 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环保部门的网站上, 对于 PM2.5 标准的制定过程有非常详细的备忘录, 我们就以这两个国家为例。 美国早在 1994 年就宣布要增加 PM2.5 的指标。 1994-1996 年间, 开了多次研讨会, 在 1996年底发布了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期间共接了 14000 个电话, 收到 4000 封电子邮件、 50000份书面或口头意见, 而且多次通过听证会、 会议、 电视节目 征求意见。 经过这番诚意十足的意见征求,终于在 1997 年 9 月 16 日发布了 PM2.5 的标准。但在那时,尚未展开全国的 PM2.5监测, 直到 1999 年各州才陆续开始, 2000 年 PM2.5 监测常规化[16]。 澳大利亚在 2001 年开始考虑, 并在 2003 年制定了 PM2.5 的非强制标准。 制定该标准的目的是收集数据, 以便检讨这一标准是否合理, 并准备于 2005 年开始考虑制定强制标准。 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 有反对者认为应该直接设立强制标准, 否则缺乏约束力, 意义也就不大。澳大利亚环保委员会(NEPC) 认为当时缺乏足够的 PM2.5 监测数据, 没法很好地评估不达标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坚持了原先的做法[9]。 直到今年(2011 年), 澳大利亚的 PM2.5 仍然不是强制指标[17], 不过这期间一直在做大量的监测和基础研究工作[18]。 中国的 PM2.5 强制标准正在征求意见中, 并拟于 2016 年实施, 实施 的含义应该是指开展常规检测并公布结果。美国从1997年发布标准到 2000年全国监测常规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澳大利亚 2003 年发布非强制标准, 随后即开展全国监测。 考虑到中国的国情, 延后几年 实施 有其合理性, 但是四五年的时间是否太长了呢? 8. 怎么测定 PM2.5? 空气中漂浮着各种大小的颗粒物, PM2.5 是其中较细小的那部分(定义见问答 1)。 不难想到, 测定 PM2.5 的浓度需要分两步走: (1) 把 PM2.5 与较大的颗粒物分离; (2) 测定分离出来的 PM2.5 的重量。 目前, 各国环保部门广泛采用的 PM2.5 测定方法有三种: 重量法、 射线吸收法和微量振荡天平法。 这三种方法的第一步是一样的, 区别在于第二步。 将 PM2.5 直接截留到滤膜上, 然后用天平称重, 这就是重量法。 值得一提的是, 滤膜并不能把所有的 PM2.5 都收集到, 一些极细小的颗粒还是能穿过滤膜。 只要滤膜对于 0.3 微米以上的颗粒有大于 99%的截留效率, 就算是合格的[19]。 损失部分极细小的颗粒物对结果影响并不大, 因为那部分颗粒对 PM2.5 的重量贡献很小。 重量法是最直接、 最可靠的方法, 是验证其它方法是否准确的标...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