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今有些农村学校的学生流失严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优质回答:
主要是两极分化严重,农村条件远远比不上城市,农村孩子的家长想孩子有好的学习环境,想方设法把孩子转到好的学校去就读,并且这是普遍性,因此造成农村学校学生严重流失,农民收入绝大部分投资在不正常的教育上,致使农民难以脱贫,这是很不正常的,望国家高度重视,以达到教育均衡。
其他网友回答
农村的学校都以关门了,农民进城了,这也不态好啊。
其他网友回答
一城市朋友到农村朋友家做客,正好朋友家的小孩放假领通知书回家,便问小孩考得怎样,小孩很痛快地回答,第三名,城市朋友说不错吗。但想了一下之后又问,你们班有多少学生,这回小孩却爽快不起来了,最后低下头小声地答道,三个人!
这还是2010年后某乡中心小学的现实,全校有六个班,十六个学生,教职员工却有二十位,每个老师教一个学生还有剩余,可就是出不了成绩,教学质量反而排在全县的倒数了!
偌大的教室就只有两三个学生听课,学生学得无聊,教师讲课也提不起精神!老师和学生都在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完愿了事!
造成农村学校如此潇条的原因,主要是出生率下降,生员本身不足。一个村同龄人只有两三个,一个乡合起来也只有二三十个,再加之学生分散,校车设施不齐全,你要现在几岁的小孩每天走好几里路去上学,是根本做不到了!
开始时学生向城郊条件好的小学聚集,后来连城郊小学都保不住了,大多数转入到县城小学去了!
剩下在农村小学读书的,就是些父母对子女教育一点都不关心的留守儿童。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凡是有一点良知的父母,还敢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农村学校与这些个有娘生,无爷教的人在一起读书么?读不出书是小事,学坏了人就后悔莫及了。所以最后想尽办法也要把小孩送进城里去了!
现在的义务教育已深入人心,只要学生有书读,在哪里都是一样。也就不要太在乎农村学校倒不倒闭了!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乡村学校学生流失严重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一方面是办学条件硬件设施越来越好,另一方面是学生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只剩下二三个学生,出现了在乡村最好的楼房里坐着一巴掌数的清的学生怪现象,农村家长哪怕老师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在教室最后面的角落,也要把孩子转到城里学校去。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风气。
那为什么广大乡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随父母进入城区,学生随父母进入城区学校的。
这些学生一部分是父母因工作调动进入城区学校的。一部分是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的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区,还有一部分是在城区购房定居,其子女就近在城区就读。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农村进城人员越来越多,
2、现行教育系统招生政策尢其是重点高中招生政策,明显向城区学校倾斜。城区初中升重点高中的指标比农村初中多出不少,这样一来,流向城区的学生络绎不绝,门庭若市,而农村学校“门前冷落车马稀”。
3、农村学生家长认为孩子成才必须到条件好的学校学习,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这样,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并不在乎花钱多少。
4、家长的从众、攀比心理,别人能去,我也能去,若不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读书仿佛就低人一等,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很少关心孩子是否适应新环境,身体、心理是否适应等问题。
5、城区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知名度,不择手段的过度宣传,吸引了一部分农村学生家长的眼球,在这部分人眼里城区的月亮都比农村圆,孩子只要环境好,学习成绩也就比较理想,为了这理想的念头,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读书。
6、城区学校的跨范围招生,尤其是新建学校(包括民办学校),为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得到一些所谓的“政绩”超范围招生。一方面,他们通过考试招收一部分考试名次靠前的农村学校的学生,即“优秀生”、“宏志生”、“尖子生”,这种现象一些教育专家称之为“掐尖现象”。另一方面,通过自己学校组织的考试面向农村学校招收一部分学生,在被调查的农村学校流失学生中这两部分学生占到69.6%,因为他们招收的学生是农村学校的“尖子生”,在短时间内就能提高自己学校的教学成绩,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升入重点高中的比率,这样就在短时间内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农村学校“尖子生”的流失,他们成了“活广告”,吸引本村、本班学生转学,进而带动了其他学生的流失。从而也加速了农村学校学生的流失。
7、虽然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农村学校的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不起学的情况基本杜绝,但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相比,硬件、师资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农村的学生、家长看到城区学校优越的设施及师资条件能不动心吗?农村学校对他们的吸引力还有多少呢?
8、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向城区学校流失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逐渐增多、农村学校学生大量流向城区学校以及新建城区学校,政府领导不得不通过招考面向农村学校招聘优秀教师。一些教师以农村学校作为跳板,通过进城考试直接进入城区学校,这种厚此薄彼的招聘方式,使本来已经捉襟见肘的农村教师短缺的现状更加“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学校学生的流失,打破了好不容易实现的教育均衡。
9、家长意识淡薄致辍学:面对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很多大中专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因此家长就认为如今的社会读书没有太大的作用,不如趁早去学一些手艺,这样更加现实。所以孩子五六年级就辍学,家长也不反对。
10、单亲家庭不断增加。离异家庭学生大多数性格内向、孤僻、倔强,加之单亲家庭教育方法简单,容易导致学生厌学、辍学。
11、学校原因。有的农村小学在管理上混乱,在农村中小学中,因学业成绩差受到老师的不公正对待,一些教师缺少爱心和耐心,在教学上只注重中、上等学生,对学习差的学生另眼相待,这些学生感到心灵受到了伤害,于是以辍学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12、办学思想单一,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标准是成绩—-特别是中考成绩,为此,抓优生成绩放在重中之重,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就很少搭理,甚至无暇顾及了。因此,成绩差的学生差的学生不免产生失落、厌学情绪,反正小学初中文凭不值几文钱,不如趁早收场,另找出路。为了追求合格率和升学率,甚至动员学习不好的学生退学。农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时有伤害学生的行为发生。
农村学校学生向城区流失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一方面,国家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加大,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可是,由于学生流失,原先人满为患的教学大楼闲置了起来,实验仪器、图书、音体美器材落满了灰尘。
2、学校之间的无序竞争,城区学校从农村学校挖走了优秀学生,而农村学校为了防流失要做大量的无效思想工作,相互诋毁对方,甚至造谣。城区学校之间为争优秀生也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胡乱许诺(比如免除一些费用,给予一些奖励) 在宣传时诋毁对方,挖对方的优秀生。
3、教师之间的无序竞争,因为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成绩是一个主要指标,由于农村学校优秀生的流失,农村学校的教学成绩受到了严重影响,为稳定教学成绩,教师绞尽脑汁,把学生当成了应试教育的工具,课堂上满堂灌,题海战术泛滥成灾,新课堂理念被抛到九宵云外,素质教育被打入冷宫,一切为了统考(联考)。为了成绩,科任教师只顾本人任教的学科,没有学科均衡发展的大局观念,团队合作精神日益淡薄,各自拼命侵占学生休息时间,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更加剧了农村学校学生的流失,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
4、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由于学生流动,教师很难静下心来搞教学研究。为在短时间内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成绩,他们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出现了“无边试卷萧萧下,不尽题海滚滚来”的局面,这与中央提倡的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背道而驰,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全面素质的提高。
5、城区学校在宣传时肆意夸大,这无形中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加深了城区比农村好、长大到城区工作的印象,因为农村学校流失的学生大部分是“尖子生”,在虚假的“高升学率”的诱使下加剧了教育均衡的失衡。
6、影响了社会和谐发展,许多农村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优异,但其它方面弱于城区孩子,心里有种自卑感,对刚入城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产生心理疾病。有些家庭富裕的农村孩子,在农村与同村孩子相比条件比较优越,在家养成了争强好胜的习惯,到城区后,他们的“优势”失去了,在攀比心理在得不到满足时,容易做出违法的事情,城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本身就瞧不起农村孩子,称之为“土包子”等,这对于来到新环境的农村学生来说是一种伤害,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了障碍。
如何改变乡村学校学生流失问题,我认为,首先教育主管部门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校硬件资源,充实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杜绝城区学校的盲目扩张,严格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划定招生区域,打击招生乱象,把均衡发展落到实处,切莫再重城区轻乡村……
其次,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
1、积极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营造社会氛围。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措施,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就近入学,对于确实需要转学的学生按相应的学籍管理办法执行,对于超范围招生的学校,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完善高中招生制度重点高中招生指标不应不规则向城区初中倾斜,应根据各初中毕业班学校人数而确定招生指标,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才能留住农村优质生源。
3、改革现行的学校评价机制对于生源差的农村学校不应与城区学校并列评价,而应设置相应的进步奖。
4、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政府应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逐渐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努力缩小城乡学校的差别,如果城区学校的设施失去优势,对农村学校的学生失去吸引力,农村学校的学生流失将得到缓解。
5、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虽然农村教师的工资纳入财政统发中心,教师工资能够足额、按时发放,他们的待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城区学校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住房、交通、医疗、福利等诸多方面还远不及城区学校的教师,只有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包括设置农村教师津贴、车补等,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才能安心在农村学校工作,静下心来搞教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从而杜绝农村学校学生的流失。
6、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行政部门应招聘优秀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缓解这些学校师资缺乏、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老化的状况,在农村学校每年培训一定量的优秀教师、科研骨干,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推进校本教研,深化教学改革,及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使他们能留得住学生。
总之,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此带来的危害也很多,给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了障碍,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通力合作,积极采取得力措施制止学生流失,还教育本来面目,给乡村教育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可喜的是,现在国家已经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提高了教师待遇,对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贴,提高了班主任费和教龄工资,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实际收入,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打击“校闹”的意见,为教师依法执教撑腰,优化了育人环境,教育部下大决心整治教师负担过重问题,为教师“减负”,使教师从“表叔”“表婶”中解脱出来,回归到“园丁”的角色,改革了职称评定标准,向乡村教师和老教师倾斜,一套“组合拳”下来,我们坚信假以时日一定会使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会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从而彻底改变教育目前不尽人意的困境,教师队伍结构将更加合理,乡村教育腾飞指日可待……
谢谢邀请,我是“豫西文化教育”今日头条教育领域创作者,#最河南#话题【三门峡】月份优质创作者!
打字不易,且看且点赞转发,
教育不易,且行且关注收藏!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经济原因。很多地方没有钱,只能通过卖地和房地产两大税收来解决财政问题。房子建好卖不出去,就没钱交房地产有关税收。同时,房子卖不出去开发商也就没钱再买地,再建房。这二者都影响着地方财政收入。很多地方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直接把很多农村小学撤掉,乡镇小学又不扩建,出县上学都不允许,孩子不得不来县城上学。
一般县城,民办上不起,而且学位有限。只能上公办,而公办又进不去。要想进公办,必须有学区户口。要想取得学区户口,只有买房。为了让孩子上学,很多父母砸锅卖铁也得买房让孩子上学。
房子有人买了,开发商就有钱了。开发商有钱了,就有钱交税了,也有钱买地了。这样地方财政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第二、城镇化率问题。每个省,每个市,每个县每年都会有城镇化率排名。排名靠后的轻着影响升迁,重着可能被问责。
我国规定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就按照市民统计。一些县为了提高城镇化率,不得不把很多农村小学撤掉,这样孩子太小,很多父母进城陪读,增加了很多父母,就等于增加了很多市民,这样城镇化率就提高了。
同时,我国也规定,城镇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也按照非农业市民统计。很多地方就把乡镇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全部撤掉,搬到县城,这样城镇化率又增加不少,学生自然就多了。
第三、家长盲目给孩子转学。拿我们县来说,县中是省级重点高中,每年一本上线上千人,重点大学每年要考好几百个。而乡镇普通高中每年连一个一本都没有,甚至连一个公办二本都没有。
很多家长得出一个错误结论,只有孩子进城上学才能上一本,才能考上好大学,而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客观事实,那就是县中每年中考录取的是全县前1000名学生,而乡镇普通高中录取的是全县1000名后的学生。也就是说县中倒数第一分都比乡镇普通高中第一分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考个好大学,花钱找关系把孩子从乡镇学校转到县城学校。
一方面是经济和城镇化率排名需要农村孩子进城,另一方面是父母盲目把孩子转入县城。这都必然导致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县城学校学生越来越多容不下。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