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提出来的是:孔子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人。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拓展资料
读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以前我读这句话的时候,大概是泛泛而读,也知道意思是:三个人同行,一定有自己的老师。看到人家好的地方就学习,看到人家不好的地方就改正。
可是,如今仔细阅读,却又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习是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是改正自己的行为。
首先,教参都把“三”字解为概数“多”,而不是实数。意思是,几个人同行,总有一个是自己的老师。这样解释对也不对呢?
其次,“择其善者”和“其不善者”中的“其”和“善”到底是指什么呢?
关于这句话,宋朝朱熹注说:
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
而三国魏何晏注说:
言我三人行,本无贤愚,择善从之,不善改之,故无常师。
宋朝邢昺(bǐng)进一步解释何晏的注说:
此章言学无常师也。言我三人行,本无贤愚相悬,但敌体耳,然彼二人言行,必有一人善,一人不善,我则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有善可从,是为师矣,故无常师也。
故此,“三人行”就真是三人行,彼我他三个人而已,而不是泛指多人。孔子讲“三人行”,这是以小喻大的一种文法。意思是,孔子说,哪怕(或即使)只是三个人同行,也是有自己的老师在其中的,何况是多人同行呢?因此,把“三人”译作“多人”,失之矣。
再看“其善者”和“其不善者”。
“其”是“其中的”,“善者”是“好人”吗?朱熹说“彼二人者,一善一恶”,而邢昺说“然彼二人言行,必有一人善,一人不善”。
如果按照朱邢二人的说法,似乎可以译为“(我)选择其中好的那个人取法他,选择其中不好的那个人改正他。”前半句没有问题,但后半句文义不通,“改之”译为“改正他”,明显不对啊。
没办法,只好回头仔细分析文本本身。
子曰。子,孔子;曰,说;
三人行。三,数词,可作实数“三”,亦可作概数“多人”,此处应作实数“三”;人,仍作“人”;行,走,此处译为“同行”;
必有我师焉。必,副词,一定,必定;有,有无的“有”;我,我的;师,老师;焉,介代兼词,于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动词,选择;善,好的;而,连词,表顺承,就;从,取法,学习;改,动词,改正;
问题出在“其”、“者”和“之”三个字上。
“其”字:既可译为三个人中“其中的”,也可译为除“我”之外另外两个人的“他们的”;
“者”字:既可译为三个人中“…的人”,也可译为“…的方面”;
“之”字:指代的是“善者”和“不善者”,具体指代,要看“者”字如何译。
前面说过,如果把“其”译为“其中的”,“者”译为“…人”,那么,“改”字无法译。
但如果把“其”译为“他们的”,“善者”译为“好的方面”,“不善者”译为“不好的方面”,那么,“改”字可译为“改正”。
整理如下: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补充省略:子曰:“(虽)三人行,(亦)必有我师焉。(我)择其善者而(己)从之,(择)其不善者而(己)改之。”
直译为:孔子说:“(即使是)三个人同行,(也)必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人在其中。(我)选择他们好的方面然后(自己)效法它们,选择他们不好的方面然后(自己)改正它们。”
孔子没有说的话是:三个人同行尚且如此,何况是很多人同行呢?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学习,别人的缺点我们要避免。善者可为师,不善者可为鉴也!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