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波知识百科

人类祖先都有“丁丁骨”,为什么现代人类没有,是退化了吗

频道:人类之最 日期: 浏览:

文|煮酒

图|煮酒

为什么现代人类没有“丁丁骨”呢?

坦白说,这是一个复杂的好问题,不仅吸引了很多科学家为其前仆后继,相信广大的男性同胞也会时常在夜里沉思,如果这个小玩意还在的话,那么本就“美妙”的夜晚或许会变得更美妙。

其实人类最早的时候是有“丁丁骨”的,可以追溯到5000万年前的古人类。但随着人类不断进化,这块神奇的骨骼就被渐渐地淘汰掉了。

那么人类淘汰掉这块骨骼呢?“丁丁骨”的消失是好事还是坏事?

“丁丁骨”的起源

其实“丁丁骨”最早可以追溯到9500多万年前的哺乳动物身上,而第一批拥有“丁丁骨”的古人类大约出现在5000万年前。

据Matilda Brindle和Christopher Opie两位学者的研究与统计,目前世界范围内,大约还有八个哺乳动物依旧拥有“丁丁骨”,分别是非洲鼩目、食肉目、翼手目、猬形目、灵长目、啮齿目、鼩形目等。

但不同类别的动物,丁丁骨的模样也各不相同,比如海象的“丁丁骨”像一根手臂,松鼠的像一个铲子,小猫的长有倒刺。

另外尺寸长短也不太一样,有的是5厘米,有的是十厘米,有的却只有1厘米,比如黑猩猩的长度,跟正常人手指甲的大小差不多。

它的作用是什么

对于拥有这块神奇骨头的动物来说,它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繁衍。

首先咱们要了解的就是动物发情期,发情期一般是指哺乳动物的雌性,在某些季节,才会有进行繁殖行为的欲望或者是怀孕能力,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动物们会铆足了劲地繁殖,因为后代存活率会很高。

而“丁丁骨”的存在,恰好就满足了动物们时间紧、任务重的要求。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提高繁殖效率的方法就两个,一个是增加时间,一个是增加次数。

增加时间就意味着动物们的器官,要长时间保持在一个稳定且时效长的插入状态,而“丁丁骨”的出现就恰好能够给到动物们很好地支撑。

外国知名学家吉特就曾在研究中指出,凡是进行长时间插入的雄性动物,往往都会拥有很长的“丁丁骨”,在这里长时间的限定,要求是停留在配偶身上的时间超过3分钟。

部分专家们根据这个理论,认为“丁丁骨”越大就越能延长时间。同时也可以通过延长繁殖时间,来减少对方与其他雄性的繁衍次数。

基于以上的这个说法,黑猩猩丁丁骨小的原因也就能找到了,因为他的繁殖时间只有7秒。

增加次数,顾名思义就是让雄性在短时间繁衍更多次。这个行为,对于动物们器官的“迅速起立”是有很大要求的。

而“丁丁骨”恰好就是依附在动物器官的头部,完全可以让雄性动物随时随地进入“战斗状态”,达到多次繁衍的目的。

跟广撒网类似,只要次数多,总能押中。

就比如说狮子,据相关科研调查数据显示,狮子24小时的繁衍次数能够达到100次以上。

而狮子之所以能这么勇猛,就是因为拥有“丁丁骨”这个“大功臣”。

“丁丁骨”在人类身上消失不见

很多朋友可能会想,那这么好的东西,人类身上的为什么消失了,是进化了还是倒退了。

如果现在有这么个玩意儿,在家里的身份地位不得直线上升?

其实这个问题,也困扰了科学家很长时间,并且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不过科学家倒是给出了几种猜测,第一种猜测是,人类丁丁骨的消失与配偶竞争环境有关。

因为相较于动物,我们人类在选择配偶时会更加有序。

你情我愿是一段恋爱关系达成的必要条件,无论对方是谁,是男是女都要尊重对方的意愿,只有双方达成一致,才有可能会进行交往甚至是繁衍后代。

而且人类并没有确切的发情时间,所以并不会跟动物一样,把繁殖后代当成一种“任务指标”。

因为他们只有这一段时间是正处于发情状态当中的,如果在这个时候错过,就要再等一年。

在如此紧张的状态下,动物还必须要保持繁衍的频率,所以他们会更需要这个骨骼。

而人类在选择配偶这方面,就要显得更从容更认真了。

为了人类文明更好地发展,甚至还会进行人口控制,计划生育,所以人类也不存在扩大种群这种任务。对于人类来说,配偶存在的意义也不仅仅只是繁衍后代,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羁绊,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急切性的。

第二种猜测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众所周知,在动物们的世界里,绝大部分动物都不是一夫一妻制的,因为他们所面临的环境是竞争非常激烈且残酷的,如果他们真的与我们一样,也是这种一夫一妻的制度,那么自己的族群规模就会变小。

相信看过动物世界的朋友一定会发现,一个狮子族群里会有很多雌狮,就是这个原理,他们只有扩大了种族才能与其他族群对抗争夺资源。

雄狮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很多的雌狮做繁衍的原因,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繁殖数量的最大化,这也就是为什么动物们往往都会通过打架来获得生育权利的原因。

因为越是打架厉害的动物,繁衍下的后代就会越健康,而“丁丁骨”的出现刚好就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个目的。

但人类却与之不同,在人类的世界中一夫一妻,是婚姻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所以在人类世界,男性没有那么多动机去与其他异性发生关系,也没有以上种种为生存而不得不做的需要,所以这个“丁丁骨”在我们这里并没有什么附加价值。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在70万年前人类的基因突然发生了变异,然后“丁丁骨”就消失了。原因不详,但结果却非常符合人类的各项需求,比如把原来隐藏在内部的器官,进化到了外面,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男性展示自身“宏伟的欲望”,造就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还有一种猜测是,为了扩充人类的脑容量,最后才牺牲掉了这个。曾有科学家做过一项,通过人为方式将老鼠“丁丁骨”变消失的实验。最后实验结果显示,这个消失了某个器官的小老鼠脑容量居然加大了。

人类与老鼠同作为灵长总目的物种,两者之间是一定有关联的,所以一些科学家就认为,人类“丁丁骨”的消失,很有可能就是我们进化大脑时产生的“副作用”。

替代品

虽然人类失去了这个玩意儿,但也收获了一个东西-“海绵体”。

不过也有科学家猜想,这是“丁丁骨”消失后的残留部位整合形成的。聊偏了,咱们还是先回到海绵体身上,海绵体的勃起机制,是由雄性激素、血液动力系统及大脑三个方面控制的。

人类进行“欢愉”依靠的就是它,当男性的器官或者是身上的敏感区域感觉到异样时,脊椎下方的勃起中枢就会立马察觉到,并把这个刺激信息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发送给器官。

在这个过程中,器官中的左旋精氨酸会在一氧化氮的催化下,让海绵体内的小血管充血,器官这个时候就会发生膨胀,从软到硬。

其实,海绵体这个东西也挺好的,最起码自己还能把控住器官行为,甚至是进行调节。

这个是“高等动物”才有的能力,为什么还会有些朋友感到可惜呢?

消失的利弊

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弊端,但硬要说的话也有。

首先就是直立行走,如果丁丁骨还在可能就没有办法直立行走,因为直立行走时这个骨头并没有办法收回腹部。

不过也因此让我们的膝盖关节的负重加大了,可能会让我们更容易患上膝盖关节炎这种病症。

根据我国相关研究所调查的结果显示:有百分之50左右的60岁以上人群,都患有此类病症。

关键这个病症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逆的,所以这可能就是“丁丁骨”消失给人类带来的最大弊端吧。

“丁丁骨”消失带来的益处,可能就是降低了骨折的风险,如果有朋友观察过小狗们的交配过程,可能就会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了。

如果这个东西到现在还存在,那么当人类到达一定年纪之后,蛋白质、钙等开始流失,这个部位一定就会成为人类最常骨折的器官。

不过大家也不要因为没有“丁丁骨”,就不节制,因为海绵体使用过度破裂也会导致器官骨折。

所以大家还是要稍微搂着点。

结语

“丁丁骨”的消失在某些方面来说,其实就是人类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改造自然又被自然选择的结果,他的消失不仅是控制人类无节制繁衍的手段,也是让人类繁殖取向走向自主、高质化的基础。


“丁丁骨”的消失,无论是我们人类自己改变的结果,还是大自然所塑造的内容,这位曾经与我们并肩作战的“老伙计”,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了,谨以此文,献给这个不复存在的“伙伴”。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