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影响我们的生活。一个拥有健康心态的人,不仅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也可以把快乐传递给别人。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心理健康内容信息,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内容资料1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德、智、体等方面的良好发展,在学习和社会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理解他人、辨别是非、辨别是非的能力。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困难。
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尚无统一且普遍接受的标准。在大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看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少应该达到以下标准:
1、身体健康,智力正常。身体健康和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条件。
2、人格完整,自觉性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思想开放,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热爱生活,兴趣广泛,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有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善于规范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性格和情感符合自己的年龄特征。
3、乐于沟通,善于交友。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结交亲密朋友,能够与朋友沟通、融洽相处,正确对待矛盾和分歧,处理得当,有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为。
4、情绪稳定,乐观开朗。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温度计;乐观可以照亮一个人的心情。保持相对乐观、稳定的情绪,顺境时才能积极、谦虚、谨慎,逆境时意志坚强,能够克服困难。
5.追求某事并积极进取。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担责任。
据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统计,在需要心理咨询或矫正的来访青少年中,有30%是因学习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团委的一项调查数据还显示,68.9%的学生感到“压力很大”或“压力很大”,21.5%的学生“说不出来”,只有9.5%的学生感到“压力很大”或“压力很大”。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无压力”,35.9%的中学生将“学习太累”作为他们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对于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通常更多地从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分析,而从心理上分析较少。我们用简单、僵化、僵化、刻板的思想政治工作代替一切,一味追求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使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包括竞争力、情感、情绪、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等,往往处于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
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师生关系被打破,青少年失去了大片可以容纳精神健康成长的土壤。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减少,情感、思想沟通渠道不畅通。学生成绩差等现象进一步拉大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调查中,71.7%的大学生认为师生关系“一般”,6.5%的大学生甚至认为师生关系“差”。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再是局部或暂时的现象。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最突出的影响是父母的文化素质、教养方式、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在对心理咨询老师和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的个别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大多来自生活困难或单亲家庭。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张大胜说得更准确: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
对许多人来说,暴力与学校无关,但残酷的事实是:学校中存在暴力。我从城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了解到,在他们接待的来访青少年中,因校园暴力引发的心理问题占了一定比例,而且越来越严重。最常见的表现是抢劫,即高年级学生或校外学生向低年级学生索要钱财。如果被抢者没有钱或钱很少,就会遭到殴打,而且被抢者往往因为受到威胁而不敢问老师。或者家长反映,盗贼越来越猖獗。然而,学校和家长往往把重点放在校外校园暴力的预防上,却忽视了同样是学生的校园暴力实施者。校园抢劫现象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尤其是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很多被抢劫的学生日后想起当时的场景仍然感到非常害怕。
心理健康内容资料2
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自身修养,树立家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从根本上避免外在的、强制的、过度的教育,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注意伙伴之间的关系。青少年渴望同龄人之间的友谊。同伴的影响远远超过父母和老师。有必要通过有效的外部干预来增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突出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要高起点塑造教师完美人格,加强师德建设,增进师生关系;依托学校现有心理卫生工作者队伍和工作网络,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适应性训练;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班主任、校医等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早期发现学生异常心理行为、疏导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寻求心理健康帮助的能力。医疗帮助。
优化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尊重青少年个体特征和发展需要;逐步建立有效的青少年心理救助体系,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少年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如何自我调节。建立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兼职教师,特别是心理咨询或咨询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心理健康内容资料3
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因素造成的,也有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它们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变化很快。他们阅历少,缺乏知识和经验,认知、理解、思维、亲情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产生很多困惑、烦恼和不安,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的溺爱和过高的期望,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道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教育的倾向。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考试和升学,却不关注孩子的道德发展、沟通能力、人格培养、社会行为规范。当父母过高的期望与孩子自身的需求不一致时,当总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的一厢情愿时,就会让青少年感到压抑、不满,给孩子造成怀疑、抑郁等心理障碍,导致高分。精力低下或精神障碍的儿童。
3、学校教育的误区。
压力之下,一些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千方百计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已经成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学生的情绪困扰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各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还存在纪律化、医疗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向学生展示的是积极的教育;然而,当今社会各种思潮冲击,纯粹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陷入无参考、无依恋的境地。思想混乱、情绪波动也是心理障碍等形成的原因之一。
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较强,自尊要求迫切,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有某种因素威胁到他们的自尊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不安和恐惧。当他们的自尊受到伤害时,他们就会生气、愤怒,常常会紧张和多疑。
2、叛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渡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渴望摆脱父母和老师的监护,反对大人把自己当小孩子。同时,为了展现自己的独特性,他们往往对一切都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
这是心中因他人优越而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当别人比自己优秀时(如学习、外表、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破坏性的负面情绪。
4、失落:
小学生有很多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做出各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要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就会产生挫败感,多表现在学习、吃饭穿衣、玩高档玩具等方面。这很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抑郁和失望。
5、自卑:
这是一种因过度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我贬低的情感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各方面都感觉自卑,感觉自卑。他们低估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谨慎、畏缩行为、向前看、向后看等。
6、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常常感觉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和接受自己。心理学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锁定心理,由此产生的感到孤立、孤独的情感体验就称为孤独。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咨询课程多以班级为教学对象,面向全体小学生。教学辅导的主要目的不是系统传授学科知识,而是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特别注重小学生的参与和活动,在参与和活动中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小学生的主体意识。
2.结合班级和团队会议以及课外活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充分接触小学生。通过谈心、交流,可以深入小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内心的经历和烦恼;掌握小学生在不同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倾向,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开展主题班组会。同时开展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课外活动,如主题班会、讲座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及时调整和指导,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3、建立心理咨询室进行个案教育。心理咨询室由持证上岗的专职教师负责。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布局应符合心理咨询的要求和儿童的特点。对咨询对象要进行更长期的跟踪研究,做好记录,获得的信息要尽可能详细。同时,应向学生传授一些简单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例如:学会放松,让小学生知道紧张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听音乐、体育锻炼等来调节;学会说话。让小学生知道遇到问题要学会寻求帮助,向老师、长辈、亲友倾诉,找人倾诉,或者通过写日记的方式用文字描述自己内心的轨迹;学会改变行为,引导小学生区分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有目的地、有计划地训练和塑造不良行为,以达到培养和强化良好行为的目的。
4、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帮助,深化心理素质教育。据调查,目前这一代小学孩子的家长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很少学习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不知道如何教育好孩子。因此,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座谈会,让家长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及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让家长明白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他们必须为此做好心理准备,不能受到不尊重或误解。此外,要特别关注“问题家庭”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不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5、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认真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无论什么学科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对学生心理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这将使学科教学过程的心理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营造无拘无束、平等沟通的心理氛围。同时,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不仅要努力提高学习成绩,更要重点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提供辅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