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电视台主持人屈勇健打电话我,“怪兄,今天晚上有空吗?请你吃饭。”
行啊,定位是“鲜尚轩·斑鱼火锅”。
从我这出发,坐53路,到溪南新村下。这一带我比较熟悉,这是滨湖区精心打造的第二条商业街。
东西走向的建筑路,在溪南新村一带,路南侧,开发了名叫“溪南公馆”的商业街,从东到西,大约有七八百米的距离吧,目前进驻了大大小小的诸多商业业态。
其中,餐饮在这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鲜尚轩·斑鱼火锅”在大统华超市的马路对面,二楼,经营面积1000多平方米,海派风格。
参加聚餐的,还有我以前就认识的两位美女,泛舟和小宜。
这个饭店的老板是陕西咸阳人。今天在场的都是他们陕西老乡,但是老板想认识我,点名请我参加。
程秋全与厨师长商量工作
“鲜尚轩·斑鱼火锅”的老板叫程秋全,40多岁的年纪,中等身材,话语不多,但热情好客。
鲜尚轩火锅起源于成都,由西安人引进后,略加改良,发扬光大,成了西安的热门餐饮。
秋全十七岁就离家出外谋生,关中有句话叫“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2000年开始创业,开过铁厂,跑过运输,做过工程。
在西安,品尝过“鲜尚轩”火锅后,着迷起这个火锅。2016年,在上海开了第一家“鲜尚轩”火锅。
去年,路过无锡,无意中看到溪南公馆的开街,感觉到这儿有商机,当即立断,开出了无锡的鲜尚轩。
这家鲜尚轩火锅进去后,第一印象就是干净宽敞明亮。大厅里的桌头,摆放宽松,就餐感受特别舒适。
店内临街的一边有五个豪华包间,窗外万家灯火,车水马龙。
一人一锅,有多种汤底可供选择。
一般火锅店的汤料均是小包装拆开而成,而“鲜尚轩”不是,是店里自己熬制的。
秋全拿出个单子,上面列有20多种食材:老母鸡、甲鱼、鱼骨、棒骨、党参……熬6个小时,每一大锅汤的成本足有700元,只够用半天,每天要熬两大锅。
用这个基础汤,再调配成各种不同的汤底,最终才能端上食客们的餐桌。
我是食肉动物,对店里的“厚切牛肉”叫好,伊赛上脑牛肉,每片巴掌大的面积,吃起来特别解馋。
美国进口的黑猪梅花肉,也令我眼前一亮,因脂肪纹理如梅花绽放在肌肉纤维中而得名,肉质鲜美而可口,久煮不老。
好多年前我吃过东来顺的涮羊肉,那时记忆最深的,就是羊肉久涮不老。此乃异曲同工之妙也。
我观察,那天桌上的五六个人,没有人点藤椒或者麻辣的锅底,而每人调配的“料碟”则清一色的辣碟。
我疑惑地问,陝西人也吃辣吗?
屈勇健说,陕西一大怪,一盘辣椒就是菜。其实陕西人是很能吃辣的,我也算长见识了。
既然这个品牌火锅,是从西安发扬光大的,那么这个桌上,就有很多陕西美食的影子。
比如这盘关中老虎菜,大概是些韭菜与青辣椒凉调而成,特别爽口。
这个手工扯面,则是地道的关中一绝,其面粉不同于一般面粉,和面也大有玄机,既要有柔度,又要有韧劲,“面条像腰带”,这又是陕西一怪,而且久煮不糊。
这名字也怪异:biang biang面。陝西当地对这个字有一段顺口溜: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张开口。言字朝进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挂个丁丁叫马扛,坐个车车到咸阳。
巧了,在茂业旁见到一店招,就是这个字
端上来的蘑菇和豆苗成了餐桌一景,豆苗现割,蘑菇现采,绿色、免洗、营养,又有观赏性,招来一阵手机“卡嚓声”。
说到这儿,你可能认为差不多了,其实,它的最大的亮点还没介绍。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店名叫鲜尚轩·斑鱼火锅!
所以斑鱼,才是这家店的灵魂。
斑鱼也叫黑鱼。不过,他们的斑鱼来自岷江,全部活鱼运来,每条鱼的大小也有严格要求——三到四斤左右,且必须活鱼现杀现片。
为何非要用岷江的斑鱼?岷江的斑鱼刺更少,肉劲道,片成薄鱼片更符合要求。
这家店工资最高的,就是片鱼片的厨师。斜刀,轻片,鱼片被客人形容为“形似蝴蝶,薄如蝉翼”。
薄得甚至可以看到对面的东西。
一条三四斤重的斑鱼,据说只能片出40片鱼片!只因为大小有要求。
剩下的鱼肉呢?熬汤!也太浪费了吧。
这么薄的鱼片,只涮三秒即可,所以有了店门上的“涮三秒的鱼”。
我以前说过,我不吃火锅,因为吃后一身的火锅味。这家店却几乎推翻了我的顾虑。
店堂宽敞,且自己熬制的绿色食材汤底,本就没有辛辣的火锅味儿,再有店家在排烟排气方面做得到位。所以,我才向朋友们推荐。
我们集体喝的德国生啤,微醺之时,我建议来段陕北民歌正合适。
泛舟张口一段“赶牲灵”,哇,西北风,有味道。泛舟的嗓子又亮又高。
不能放过她,大伙一齐鼓掌,泛舟又来了段“圪梁梁”。这本是男女声对唱,可惜我不会,哈哈,即使可以唱,也唱不出那西北“臊子面”的味道。
不过,在这里感受一下西北风斑鱼火锅,就足矣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