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童年“摸瓜”(散文)
安徽 /吴子新

我的老家在安徽省合肥市巢湖西南岸不远的小南河畔,那儿“一弯河作带,四望柳为乡”,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摸瓜”算是最难忘怀的趣事。巢湖南边的广袤圩区管背地里摘别人家的瓜叫“摸瓜”,那意思大概是因为背地里摘别人家的瓜选择的时间总是在夜晚,为了不让瓜的主人发现,只得在瓜地里摸来摸去。摸瓜不算偷窃,也算不上道德上的毛病,有点像一种游戏。过去每逢八月中秋节,老家都有“摸秋”习俗。白天,家长帮孩子们用稻草裹好了一个个火把。太阳落山以后,长辈和客人们都忙着赏月,孩子们则扛着白天做好的火把跑到野外,选一处空地,或瓜果,或菜园地,点燃火把,互相追逐着,嬉闹着。火把在夜空下跳跃,闹腾声在夜晚传得很远。火把燃烧完了,每个人顺手摸一些瓜果或者蔬菜跑回家。乡村里长大的男孩子,几乎人人都参加过八月中秋节“摸秋”,然而都有平时摸瓜的经历。但“摸瓜”摸的品种必须是西瓜、甜瓜之类的瓜,倘若摸那些回家可以作蔬菜吃的瓜,那就不算“摸”,则是偷东西了。
那是在我上小学,十二岁那年夏天——生产队的打谷场坐落在小南河南岸,打谷场搭有场基棚,社员们轮流到场基棚值夜,看守已打好了的麦子,这便是农家人所说的看场基。北岸的一片河滩是邻村西瓜地,邻村种瓜可谓用心良苦,有意在河滩种西瓜。原来是,西瓜村成熟时,汛期正好到来,河水涨满,等于有了一道天然屏障,南岸的人一般不会泅水去西瓜地摸瓜的。大人们不会,可我们一帮十三四岁的男孩“聋子不怕打雷”,却偏偏泅水过去,遛进西瓜地摸西瓜。等到夜深人静,我把衣服脱掉,赤条条从河里游过去,过河就进了西瓜地。邻村的看瓜人绝对想不到会有人从河水里钻出来摸瓜,毫无戒备。那次我一口气摘了四个大西瓜,悄悄地把西瓜滚到河边,然后张开两臂,拢着西瓜游回南岸。
有时候,也有不约而同成群结队去摸瓜。最多的一次我们三伙人摸瓜相遇了,都认为对方是看瓜的,于是,乱跑一气,最后发现误会了,才又集合到一起,总共有八九个人。因为早已惊动了看瓜人,瓜是摸不成了,我们索性在西瓜地旁边放声唱起一代又一代传唱的“摸瓜谣”:老师不在家呀,学生们去摸瓜,一次抱了六七个儿,分给老师仨。老师吃了不过瘾哪,说下次去了连要拨呀!八九个人的童声齐唱,响彻了夏季的夜晚。看瓜人不知如何是好,只是一个劲地在瓜棚里亮灯笼,不停地向瓜棚外的西瓜地摇摆着手电筒亮光。最精彩的一次摸瓜,是我和两个伙伴们一道去摸的,摸的是西瓜地旁边的脆瓜——也叫“棒槌酥”。把瓜摸到手以后,我们就快速游回了南岸。
回到场基棚,我们三个坐下来,一人抱着一个就啃。这时我才发现,我摸的瓜不大对劲,又粗又长,而脆瓜是绝对没有这么大个的。“真糟,费去天大的劲摸来的则是一个西葫芦。”我站起身,拍着脑后勺,把西葫芦向旁边扔去——因为西葫芦是在禁摸之列的。谁知我那一扔,其他两个伙伴也把摸回的瓜扔了出去,“彭”的一声,其中一条西葫芦碎成了八瓣。听着声音,我们觉得不对,西葫芦甩出去决没有这么酥!我连忙走过去,捡起一块,凑近鼻子一闻,啊,香气醉人。咬一口,那酥、那甜,雅极了!我恍然大悟,那瓜根本不是西葫芦,而是把种瓜人的“棒槌酥”瓜种摸来了……
作家简介:
吴子新,男,网名:夏秋谷未黄。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从事过省报记者,1982年起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社会报、安徽日报、《恋爱婚姻家庭》、《家庭》等报刊杂志发表新闻、散文、诗歌等12000余篇(首),获过全国征文一等奖和多次名次奖,出版《乡村看台》、《古往今来看同大》、《乡韵自吟》等个人专著。
往期作品欣赏
作家吴子新原创作品文集
吴子新: 忆秦娥 ● 中秋月
吴子新:犹记中秋逢国庆(散文)

欢迎关注《宁古塔作家网》
顾 问:田永元耕夫 高万红 许 君
主编团队成员 :朱文光于百成李延民高万红 金美丽 金波总编 :金 波
摄影师 :张立宏
《宁古塔作家》和《宁古塔作家网》是国内线上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平台,长期征稿,推荐优秀作家、诗人!是文联和作家协会的重要网络平台。
1、投稿信箱Jinbo1974@163.com(金波总编)或发在金波的微信里。
总编金波微信号:b13945316144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请在邮件或文稿主题处注明“独家授权宁古塔作家网开通原创”(不同意者,请勿投稿)。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2、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以上文字为本文作者原创授权刊发。插图来自网络,版权为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
稿费打赏20元以上,(不包括20元)开始给作者发放稿费.赞赏费用的百分之四十作为作者稿费。百分之六十作为平台运转和发展。一周结算一次赞赏,故作品在平台发布后两周发放稿费,后续稿费由于无法统计,所以不发放。
主编金波在这里期待您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