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发生枯萎病的部位会逐渐下垂、萎缩,而根腐病则会导致根部腐烂。发病规律:枯萎病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发病最适温度为17-28,5月为根腐病高峰期。病原体:立枯病由立枯丝核菌引起,根腐病由真菌引起。
枯萎病和根腐病有什么区别
1、症状表现
枯萎病主要为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早期为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后期病部逐渐凹陷、缩小。发生根腐病时,根部腐烂,整株叶子变黄、枯死,最后整株死亡。
2、发病规律
发生枯萎病时,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或寄主病残体上越冬,腐生,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发病最适温度为17-28,根腐病后,病原菌也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5月为发病高峰。
3、病原体
枯萎病主要由属于Idiomycota亚门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除茄科、瓜类蔬菜外,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也会为害。根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发生在受到地下害虫侵袭的植物身上。
4、防治方法
发生枯萎病和根腐病后,应翻耕25-30厘米深,将表土中的病菌和病残体转入深土腐烂分解。植株出苗后,应及时拔除病苗。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病害严重时喷施奥嘧菌酯进行治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