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甲鱼,俗称老鳖,又名团鱼。实质上它不是鱼,而是一种水陆两栖爬行动物。其味鲜美,营养丰富,又能辅助治疗某些疾病,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比较高。那么今天甲鱼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一、笼捕法
用竹子、柳条或铁丝、钢丝编成肚大脖细的须笼,再用竹条编绕一个漏斗状的须笼头,在其漏斗的内侧,留出或插上一些伞状、末端尖锐的竹条,甲鱼可以爬进去,但不能够爬出来。用这种须笼,配以猪肝或用鸡血浸泡过的豆饼,或鸡血拌麦麸为诱饵(用纱布包好固定在笼内),用绳拴好须笼的脖子,投到甲鱼出没的水域,甲鱼就会自动钻入笼内。
须笼若是柳编,很轻,应在笼内加一块石头,以利沉底固定。如兼捕鱼,可在笼内放点羊骨头。一般在头天晚上投入,次日清晨去取。若无人得知,可把牵笼绳拴棍插入水底,在岸边作出标记,无须夜间守护。如所选水域甲鱼较多,可多放几只须笼,以增加捕获量。由于这样捕捉到的甲鱼未受伤,捕捉后既可进行人工喂养,又可长途运输。
二、钢叉法
用钢条制成上粗下细带锐尖、有倒刺的叉子,用铁片揻成筒,装上竹或木柄,就是适用的叉具。还可根据需要,在镶柄的铁管下,焊上一横条圆钢,再焊上一齿或多齿的叉子,随季节的变化而选用不同的叉子。从寒冬到来年开春是甲鱼的冬眠期,此时叉甲鱼,如浅水区,可穿上水裤用2~3齿叉较适宜。如乘小船在水深不超过2米的水域,可用2齿叉,既用叉撑船,又操作轻便。春、秋二季在甲鱼出没的水域,无论是穿水裤还是乘舟,都要认真而仔细地逐处叉到。其要诀是:硬是石头,软是泥沙,不软不硬就是它。当叉入甲鱼盖时,会发出轻微的空响声,又有刺入硬物后的失重手感。因为叉上有倒刺,无论刺入甲鱼的何部,都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提起。当提叉受阻时,绝大多数是刺中甲鱼。有时在农村附近的水域,偶尔能叉到一只胶鞋,极像叉到甲鱼的手感。如无叉甲鱼的实践,不妨把一只破旧胶鞋放到水中的泥沙底试叉一下,借以体会叉到甲鱼的手感。当叉到甲鱼后,应扭转一下再提叉。一是易提出水,二是叉到裙边处不易脱叉。摘叉时,用左手的拇、食二指扣住后肢根部的“鳖窝”才能摘下,且能防止被咬伤手。取叉后甲鱼伤势都较重,除了叉入裙部的外,其他很快就会死亡。故应尽早处理,处理得越早,质量相对较好。
夏季是甲鱼十分活跃的时期,当它沿着有腐殖质土层爬行觅食的时候,能冒出一串气泡,爬行速度比较缓慢。这时最好使用多齿叉——6~10齿的双排叉猎取。瞄准气泡的前进方向,用排齿叉猛捣一下,一般会十叉九准。水温在20℃左右时,甲鱼到岸边离水15米左右的沙滩处产卵,如果能见到有爬行的爪子印,或像鼠粪样的排泄物,即可在15米左右范围内找到它,特别是对有草丛的沙滩处要细查。在它见到人或听到脚步声而入水又来不及的情况下,往往会跑到草丛中藏身。此刻,要手持单齿叉,发现后即对准其裙边刺入。这样叉捕的甲鱼质量好,易养活或远运。如果一时找不见甲鱼,渔者可暂时隐蔽一下,只要沙滩有卵窝,它一定会爬上岸来,因为甲鱼有“守卵”的特性。
三、赤手捕捉法
当见到甲鱼浮出水面晒太阳,或把头伸出水面吸氧,或水面冒出一连串气泡,或岸边有爬行的爪印及鼠粪一样的粪便,但此刻又没有任何捕猎工具,那就只好“赤手捉鳖”了。
在潜水捕捉时,力求发出水声,使胆小的甲鱼受惊后钻入泥沙中一动不动。此时用双脚在甲鱼的沉没区踩探,当触到既不是石头、又非泥沙的硬物碍脚时,要弯腰或潜入水中,用手沿脚摸清是何物。在确认是踩上甲鱼时,将手插入它的体下,找准后腿窝,用拇、食二指卡住并掐入它的腿窝后,才能抬脚将甲鱼提出水面。未出水面的甲鱼,一般不咬人,因掐住后腿窝后其头已缩回,不敢出来。这种赤手捕捉法,非常适用于临近水库、湖泊、河流等水域,借休息游玩或游泳的机会,即可顺手捕捉。
为诱甲鱼自动投网,也可用米醋、曲酒、清水各等份对成混合液,加入5克左右的山茱萸肉浸泡2小时以上,然后加入150克切碎的猪肝搅匀,用此液浸网,用塑料袋封好,使其不干化、不变质。综上所诉,想必大家已经有所了解,更多相关甲鱼文章阅读推荐《养一亩甲鱼大约赚多少钱?2018甲鱼养殖报价大全》
0 留言